計畫介紹

陳姵潔 /南海藝工作室

緣起捷運共構大樓工程,國語實小以委託創作邀請在地組織南海藝工作室團隊,為實小量身打造不只是硬體的計畫型公共藝術。

不只是硬體的計畫型公共藝術

南海藝團隊的前身,為實小附近的南海藝廊(2003-2017),由國北教大閒置校長宿舍活化的非營利藝術空間。藝廊延續華山藝文特區的精神、秉持教育大學藝文空間的定位,帶領學生參與社區,十多年來支持著名社區節慶「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發起台灣最早創意市集,推動獨立出版與跨界文化交流行動,藝廊亦是臺北市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牯嶺街區代表之一。

因此南海藝團隊對本區域累積深刻的理解與認同,並持續以藝術策展、研究、行動融入在地社區、深耕城南區域。本計畫即立基於南海藝團隊多年的社區基礎。 

實小校史與南門口社區習習相關

實小的位置得天獨厚,在台北舊城的南門外,如果城內當時是台灣政治經濟的中心,那這裡,南門口,從日治最早的都市計劃直到戰後,一直是官方文教政策的「司令台」。因此南門口作為日治、戰後推動語言教育政策的實驗基地、臺北城南的發源地,演變成最早的文教區,至今還擁有全臺北市最密集的博物館、社教機構,這些都與實小的校史習習相關,而且是出校門、過個馬路就能踏入的社區學習資源。 

重大建設帶來社區改變,實小具有絕佳的教育機會

捷運萬大線施工已正式啟動穿越本區、南門市場位址改建為交通與商業使用的共構大樓、教師會館改建、史博館整修、泉州街口的公辦都更大樓預定作為社會住宅、國際學舍使用,國語實小也於捷運植物園站興設共構教學大樓,可以想見的,伴隨捷運交通建設紛湧而來的各種人事物的變化。

學校關注校外環境已是教研趨勢,在城南場域轉型蛻變之際,本計畫期能協助實小師生一起把握這絕佳的教育機會,將視野從校內生活環境延伸出校外多元的生活地景場域,一起探索這如此貼身的社區/社會現況,以及同步衍伸的文化公共環境議題。

穿越校園與大社區的公共藝術行動

實小公共藝術計畫定名為《穿越校園與大社區的多重生態劇場―化羽臺・南門口共學行動》,透過「穿越」的意涵,勾勒公共藝術計畫、實小、社區之間的互動,也藉由多重「穿越」的定義,反思實小身為城南的一份子,位於舊典範維護與當代新變革之間逐漸轉型的南門口區域,如何由內而外,促成更多層次的公共參與、公共對話?

「穿越」的第一層,是為校中心的春風臺 (司令台) 加上化羽臺。化羽臺以柔性低限的空間編織,融會多重的穿行路線,連接起校中心司令台、既有木平台、後方建築的走廊、階梯、教室,為高密度的校地整合春風臺周邊零散空間,釋放新的公共空間、醞釀新的校園公共關係。

第二層的「穿越」,是從實小司令臺空間柔化改造的意義,向典範學校的歷史、校外南門口街區的歷史提出對話。穿越本區域歷經清領以來不同時代政權的轉移與典範教化的角色,調研實小與城南的生活地景場域,仔細補綴成多重具體的在地知識地圖,放在一起認識、理解及整體思考。

第三層的「穿越」,則是透過南門口共學行動穿越學校與社區的圍牆,轉化調研成果形成行動,盡力捲動校內外教師、家長、學生、社區職人參與,行動成果與回饋提供實小教師作為後續推動教研的參考,行動過程則凝聚起各方多重的夥伴關係、共學網絡,成為支持實小的社區學習資源。

軟硬體計畫實質共生互補、相互增強

硬體計畫為校中心的春風臺加上《化羽臺》,校園環境的改造,師生每天都看得見,直接從空間使用就能感知前後的變化,點明計畫意象與核心精神。軟體計畫《南門口共學行動》經營的時間相對較長,影響力是漸進的,以長達半年的三至六年級公共藝術教案研發先行,並能融入學校日常作息,接續策劃9場教師講座、8週的校園空間改造實驗工作坊、4檔共12日城南地景創作工作營、3週的校內成果展。 

教案研發先行,梳理軟硬體計畫策略

硬體進場之前,軟體計畫已提早啟動。為期半年的三至六年級公共藝術教案研發,融入校訂課程研發合作,探究公共環境裡,人、他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學生能透過循序漸進的藝術課程引導,練習覺察與表達「個體感知」、「參與社群」、「校內外不同生活情境」三者之間互動共創的美感經驗。藉由教案研發先行,總計畫架構與行動也更能貼近實小現況,進一步梳理分析由小而大的空間尺度,包括「師生身體感知」、「春風臺+化羽臺」、「實小校園公共空間」、「城南社區環境」,發展軟硬體的細部內容。

化羽臺鼓勵實小師生與校園公共環境對話

化羽臺的創作提案,與師生歷經長時間的討論凝聚共識,在暑假正式施作前,規劃工作營邀請藝術家與六年級學生交流校園經驗與改造構想,西側溫馨的樹下座席,即是學生創意的融入,兩側也悉心留設貓洞安頓校貓花花。

化羽臺新落成,即安排無語言的肢體互動即興,於下課時間快閃演出,協助學生觀察與適應新的公共空間。實驗工作坊《打開圍牆,從走廊到操場》也在化羽臺為校園帶來改變之際,順勢推展開來,融入2個班、8週的高年級美術課堂,由師生發起首波校園空間與藝術的公共對話。

在南門口共學行動過程中,連結社區夥伴關係與共學網絡

此外,同步安排9場全校教師增能講座,引薦前瞻課題,呼應校訂課程主軸,舉辦3場「城南地景創作工作營」以聲音、偶戲、動畫等假日主題營隊的形式,由各領域專業者、親師生與社區社群相互合作,走出校外實地訪問城南豐富的自然與人文生活地景,走出課堂的集體創作,在籌備與實踐過程連結起跨校、跨社區的夥伴關係,也藉由此課外行動,為實小拓展城南多元主題與社區教學資源的共學網絡。  

人手一個紙模型,全校都能參與的成果展

受疫情影響延後一學期的成果展,融合計畫成果與校園環境,量身打造不同的校園空間體驗,以「我與動物同學的任務ABC」為題,將它轉化為一個全校學生下課就隨時能來玩一會的「校園小旅行」。遊戲紙人手一張,校園立體紙模型能畫能折,從動物視角與師生校園生活經驗,大膽實現空間想像,呼應跨領域的課堂主題。

在一屆屆藝術課堂中,持續活化公共藝術

整體計畫發展的時間很長,由跨領域專業者、社區夥伴與實小師生在各個階段相互學習、合作研發的共享成果。回顧歷程,由衷地感謝前輩先進指導、計畫夥伴共創、實小行政團隊與親師生的支持協助,共同創造了一個探究校內外環境的創意介面,一起更認識實小與城南區域的關係。

更感到振奮的是三至六年級的公共藝術教案,也由實小藝術領域教師團隊接力發展年餘,成為校方正式的校訂課程「美力」,教案更接連獲獎受到肯定。

計畫有期限,但師生才是創造校園空間文化的實踐主體,期待在一屆屆藝術課堂的教與學之中,持續耕耘更自由創造、更開放參與的公共對話場域。 亦期待實小繼續走入社區,厚實社區夥伴共學共創的關係網絡,發起更多元的教育行動,在實小轉動的同時,也帶動城南場域開展新的公共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