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力的小學

公共藝術教案研發先行,實小整合校訂課程「美力」研究資源,在藝術家團隊、實小藝術教師團隊眾人合力激盪,奠定「美力」課程架構與核心概念;而呼應校訂課程主軸線,引薦前瞻課題,為全校教師規劃3主題9場講座,醞釀校內外跨域合作的契機,此外又有8週實驗工作坊,融入美術課堂,跟進化羽臺帶來的校園空間變化,由師生發起首波校園空間與藝術的公共對話。

全校教師增能講座

為能從計畫型公共藝術定位,引薦前瞻課題,協力校訂課程未來在地茁壯,醞釀校內外跨域合作契機,本系列講座與研究處團隊合作,於109年10月至12月的週三午後,規劃 3個主題 共計9 場的講座,邀請校內教師依研發學群需求搭選參與。

主題一:地方探究

呼應校訂課程主軸「探究」、「傳承」。配合社區導覽活動,從典範學校回顧教育史、在藝文熱區爬梳藝術史,超前考古遺址的文化景觀劃設等探討,預先為實小掌握議題開發的機會。

台灣考古三問

講師:趙金勇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簡介:考古學「本著土地講歷史」,讓我們從出土的考古材料淺談台灣島的三波殖民過去:最早的人類足跡、首波農人的落足、以及軍國殖民下的芸芸眾生。實小與周邊文教設施共享腳下獨特的考古遺址與植物園文化景觀,未來新增的捷運藝廊亦牽動考古資產推廣與特色課程合作的可能性,皆是寶貴的在地教學資源。

從臺北南門口的日本時代教育設施談起

講師:蔡錦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簡介:以臺北城的南門為圓心,到國語實小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在圓圈內,可標出許多日本時代教育設施,往北有:第一師範學校、第一高等女學校、總督府醫學校、旭小學校等;往南有:第一中學校、女子高等學院、臺北高等學校等。介紹 1930 年代,近代學校體系初創的種種現象。談殖民者的教育統治政策,也談台灣人的處境與能動性。

街頭巷尾的美術史:從臺北南門地區談臺灣近代美術

講師:許伯瑜 |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編輯

簡介:從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地,到台灣第一個創意市集。南門口館所林立、展演多元,爬梳街區百年來的官民藝文生活,對話本案的承啟脈絡。臺灣近代美術的發展始於日治時期所引入的圖畫 (美術) 教育。有趣的是,如今的我們實地透過現在南門地區的景色,仍能拼湊出過去臺灣美術發展的歷程。透過史料與作品,重新走訪南門地區,帶領大家瞭解南門一帶與臺灣美術史的關係。

主題二:地方小田野創作

呼應校訂課程主軸「美力」。邀請3個不同創作領域的專家,分別從聲音採集、停格動畫、物件劇場的實作微體驗,分享地方轉譯創作的思路、課程操作的心法。

聽見植物園

講師:范欽慧 | 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

簡介:植物園內有非常多樣的植物,還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是我們能夠真正聽見這些城市的旋律嗎? 聲音反映出時間與空間的變化,但是現在的人太過仰賴視覺,卻忘記了如何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並不只是一種音樂,而是代表了這個環境生態是否健全完整的重要指標。如何帶著孩子透過聆聽來連結自然與人文環境、連結彼此、連結自己呢?學習成為一位聆聽者。

遊玩偶戲─用光影找街區

講師:囝仔人劇團

簡介: 說故事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觀察與感受城南街區的歷史與景象,透過光影與物件的共舞,掌中的人事物,更能展現無窮的想像世界。本次講座將從偶戲的基本認識開始,簡單介紹偶戲的發展,並著重於光影戲的傳統至現代,現場示範光影戲基本技法,製作專屬光影小舞台。

停格動畫實務與文資共融地景

講師:張淑滿 | 阿尼馬動畫工作室

簡介:動畫人見人愛,得耐著性子,才能一格一格讓長眠地底的文物開口、讓老照片動起來,想像我城的前世今生。本次將分享國際與台灣兒童停格動畫創作現況,並介紹創作使用的設備、軟體與創作媒材,以實作體驗停格動畫的創作奧妙,引導如何將停格動畫創作與城南文資共融地景的主題相互應用。

主題三:地方未來

從校內環境出發,深度解析化羽臺創作觀念,並邀請實務經驗豐富的講師,藉各地案例介紹地方博物館學、校園參與設計與計畫型公共藝術的趨勢,為本案策展與突破帶出當代背景。

化羽臺的創作觀念解析

講師:何震寰 | 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簡介:化羽臺為何震寰老師為實小校園環境量身現地創作的地景作品。何老師以創作者與建築師的雙重身分,整體回顧基地空間的觀察與問題解決、作品的創作思維、與實小學生互動的工作營作品、實際施作的安全設施與歷經的波折。化羽臺對話的對象是司令臺,是春風化雨的多元教學啟發,亦是實小過往語言教育政策的歷史。

環境是第三老師:兒童、校園與設計參與

講師: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

簡介:探討當代公共藝術的案例,亦反思校園公共藝術的再進化。針對於場所與空間的設計總是能夠在過程與結果中彰顯了環境的共享價值。除了知識學習之外,在成長教育中所展開了,同時能讓學習共同體之間有學習、工作、遊戲、創作與鏈結世界的活力。

與博物館一起學大溪:居民共學的多元實踐

講師:陳佩歆 |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秘書

簡介:無圍牆博物館的經營挑戰,從產業、觀光到文化沉澱,串聯與磨合的最佳本土案例。木博館是一座實踐居民共學、參與,以行動展演大溪生活魅力,共同塑造宜居、宜遊環境的博物館。2015 年開館後,以博物館的方法,多元接觸不同社群,和居民在木藝、社頭、大溪生活文化等主題,共學、共創。本次講座將分享前述經驗,以及木博館與學校合作的初步成果。

用藝術與空間對話_打開圍牆,從走廊到操場

郭正賢/國語實小視覺藝術教師兼特教組長

這次因為校園公共藝術作品化羽台設置的關係,和南海藝工作室團隊有了一起合作發展課程的機會。公共藝術進入校園雖然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但如何成為校園新的學習場域,成為師生與環境、空間互動的活教材,而不僅是一件作品而已,這是我想要探究與努力的方向。

藉由實際參與、觀察與紀錄化羽台設置的歷程,到作品的完成與使用,見證了它對校園空間改變的意義與影響。於是在黃海鳴教授的指導之下,與陳乃嘉、陳姵潔等團隊老師一起共備開發課程,嘗試以化羽台這件公共藝術作品為核心,以”打開圍牆,從走廊到操場”為概念,發展”用藝術與空間對話”主題課程。

在課程的設計與規劃上,重視學生對校園環境、空間的關心、覺察與實作體驗,期望能發展對環境倡議的素養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以符應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的期待。

於是,團隊老師一起帶領五年八班、九班的學生,用不同的視角、多元的感官去觀察與探索校園的空間,一起分組合作用心智圖、設計思考的工具與策略,發想校園改善的議題,進而提出各種空間改造的概念與想法,藉由平面圖、重要設施概念圖等多元的藝術設計形式展現出彼此的創意。雖然學生們的作品仍有待琢磨與精進,但細細品味,會發現孩子的需求、想法與創意充滿童真與潛力,希望大家能給他們鼓勵與喝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環境美學欣賞課程

感謝

行政團隊:丁一航 林玫伶 許詩玉 江巧薇 

視覺藝術領域教師:曹敦堯 黃獻育 林妍岑 江巧薇 郭正賢 

藝術家團隊:施彥君 黃榮智 蔡影澂 黃純真 徐裕翔

觀課團隊:山夢嫻 蕭人瑄 楊舒帆

顧問:周淑卿 黃海鳴

《美力的跨域合作—行政與藝術團隊的公共藝術課程研發案》 
特優 109 年 臺北市第21 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國小組 行政管理及創新類

《好有藝試–實小公共藝術教學筆記》 
優選 110 年 臺北市第20 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國小組 課程教學與評量類

群策群力活化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計畫的啟動,成為一個很好的與老師共同合作、融入體制課程的契機…

當代藝術的社區實踐—國語實小公共藝術教案研發

課程循序走來,可以見到由「個人」—「對象物」—「校園環境」—「社區環境」等同心圓的向外擴展式教學安排…

校園環境結合公共藝術的課程可能性

藝術家與教師群對課程發展各有期待,如何轉譯兩者的語言、整合觀課團隊、加入在地社群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