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羽臺連續地景空間藝術之形塑

何震寰
化羽臺創作者/ 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計畫緣起與命名

本案源自國語實小一隅的捷運共構大樓而來的校園公共藝術案,初始發想之際,關於校園中常見的雕塑型的、或僅能被當作客體觀看的藝術品,是個人長期感到苦惱的。空間性是校園的本質,「空間地景是否可被視為一種公共藝術的形式?」此一提問的同時,也完成了一個公共藝術案在國語實小之中的定調。

國語實小特殊的歷史任務(被賦予語文教學),歷經一波國民教育的空間塑造時期,為了推行國民義務教育,大量產製、集體式教育的校園空間成形了。此為今日須面對的兩個歷史脈絡,所存留到今天的國語實小校園空間,促使這個作品座落位置聚焦於過去司令台兩側的空間。過去的幾處木平台角落,形成零星的、眾多的碎化空間,以及不流暢的角落。本作品基於把這個空間進行整理,使空間的有效性流暢度得到提升,同時試圖回應與挑戰過去歷史脈絡遺留下來的司令台。

司令台的名字後來被稱為春風臺,而本作品名稱則定名為《ㄏㄨㄚˋ ˇ ㄊㄞˊ》,此名稱不只是同音的雙關而是「三關」,三個不同的實際字面的意思,聽起來都叫ㄏㄨㄚˋ ˇ,如此便巧妙的結合起目前集會臺名稱,形成了諧音的「春風化雨」。其次,如理解為羽毛的羽,ㄏㄨㄚˋ ˇ就有羽化成蝶的意思,呼應學童完成國小教育畢業之後,畢業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的意義。最後一個是話語權的話語,也是本案的核心意義。國語實小是國家任務下訓練國定語言的場所,當中也有一處典型常見的司令台,話語權一說即反映幾十年來台灣社會狀態的典範移轉,形成了所謂的話語權移轉。如此三種意義疊加的命名,再加上這個空間的具體落實成形,是成就非雕塑性、非客體式的公共藝術型態的有趣狀態。 

原有空間觀察到改造設計

大部分稍有歷史的校園,除非長期有空間專業者協助,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空間使用與調整的過程後,或多或少會產生空間上的問題,國語實小也不例外。一開始觀察本案周邊位置,有複雜的動線包含司令台本身動線出入與樓梯、司令台兩側後方的校舍的兩處樓梯間連接操場,這使司令台兩側都形成十字交叉的動線,司令台本身的出入口一側有兩個,兩側則有四個,再加上大樓的轉角處是全部的學生通達校園大門與籃球場的重要的穿堂,因此有非常多複雜的動線在此交織著。讓動線仍然成立是使此作品基本條件有難度的來源,另外需要積極塑造的是讓司令台由本來的獨立且發號施令的臺子這樣的姿態得到改變。

一般在空間的手法上面如果要處理空間的高低差,手法是使用坡或台階,此作品最終的成果,同時使用了兩種手法,並兼顧活動或移動所需,積極去找出可以發生活動的空間,一方面處理了動線,另一方面在下課的10-15分鐘移動結束之後留下來幾格比較大的臺面空間可以發生活動,成為體育活動能夠運用的空間場域。此外也加上了曲線融合的做法,將動線及高低差,透過多重的台階以及兩個大階段的平台,以及多重曲線交織獲得融合的效果,成為無縫的、連續的地景,轉換了過去清楚分隔的訓話者與聽訓者的兩個空間。

學童設計工作營

公共藝術之所以稱為公共藝術,除了必須要面對公眾、開放於公共領域,若在塑造過程中與公眾發生關聯,就特別發揮出公共藝術的意義。化羽臺的形塑過程中,除了與校長、總務主任、學校老師等校園行政團隊多有溝通,更值得銘記的是南海藝工作室與設計團隊共同特別舉辦了一場五六年級小朋友參加的設計體驗工作營,以一天的時間進行觀察了南海學園週邊的空間,由小朋友扮演設計者的實作工作坊,讓小朋友實驗式的扮演設計《ㄏㄨㄚˋ ㄩˇ ㄊㄞˊ》的角色,以創意為優先提出想像方案,也透過此機會把建築、景觀、公共藝術等相關的空間塑造的課程帶給小朋友,期待對他們將來生涯發展打開不同的視野。

工作營成果讓設計團隊受到相當大的啟發,當小朋友不受到先決條件的約束,加上小朋友使用校園五到六年的經驗,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想法,比如有一組提出一個很大很高的遮雨棚,容許在棚子下打羽毛球,滿足小朋友在校園中做羽球運動的夢想。而另一組提出了木平台結合親水空間的想法,遠遠超乎了一般校園木平台能夠想像的界線。還有一組小朋友直覺式的認為,這個角落這個區域是通往最喜歡打籃球的空間的過道,所以他們希望塑造這個地方成為純然可以迅速移動的斜坡。

這幾個想法刺激了設計團隊,並試圖在計畫時程及可修改的容許度裡面加入這個作品,具體落實的,有一個在面對春風臺左側會有一個平台上面的凹陷處,允許五六個人促膝長談,在樹下的空間形成大家聚在一起的角落,另外來自斜坡的提議,適度的將本來就已經出現的幾個斜坡,再做得更寬敞,使斜坡及融合的效果能夠表現得更好。此外臨接生態水池處則塑造出座椅供長時間近距離觀看水中生物。

跨物種鏈結

這個平台不只產生藝術人文向度,也鏈結了許多不同自然生物物種,除了小朋友、老師,還與校貓花花、昆蟲、蝴蝶、五色鳥、水生動物有關,這幾個面向是在長達一兩年的設計過程中陸續發生。校貓花花一直生活在司令台兩側舊有平台下,校貓的窩在過程中被照顧校貓的張老師建議而納入設計條件,製作出兩處出入口、一個維修孔及貓窩遮棚,滿足了校貓花花的需求。校貓花花從浪貓到在這個校園成為校貓的長期過程,對所有參與其中的老師小朋友都有生命教育的價值。此外是蝴蝶,化羽臺東側臨接一處既有花圃,藉本案順勢將缺乏生氣的、單一的花圃做微幅改造,將植栽的種類增加補入,種類選擇朝向生態校園,並盡量納入誘蝶植物,於是被吸引而來的蝶類產卵孵化的成長過程,便可成為小朋友自然課觀察的對象。木平台的西端臨接著既有的生態池,因此木平台此處因應生態池形成適合坐在池邊進行觀察的空間。

貓窩的續存、平台中的大樹上迎來五色鳥做窩,以及昆蟲、水族的觀察空間創造,其啟示在於增加了此一木平台的向度,除了跟人有關,還跟萬物有關,這些物種的關聯性,形成這個木平台所照顧的物種類別數量巨大的擴增,這是一個真實空間中的平台,也是一個概念的平台,讓多樣的階級、物種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自在的駐留或優游。

設計與營造的攜手接力

這個木平台包含了兩大工種:木工與鐵工,前者幸運地找到了一位從事木平台施工的家長黃爸爸來承接,更有緣的是其家族上一代位讓子弟就讀國語實小而遷居此地,並在學校周邊經營木業,源於此特殊因緣,黃爸爸成為了將來可以持續的維護管理木平台的角色。鐵工也很幸運的找到了一群年輕的工班團隊:阿佑。在目前社會普遍狀態不鼓勵動手做的職人工作,阿佑的出現印證各行各業都有獲得成就的機會。

在傳統的狀態,設計跟施做是同一個人,當前設計與營造經過歷史中的發展,到當下其實已經分工了,設計與施工之間產生了需要溝通的介面環節。過去個人曾經認為應該要對施做的人嚴格監督,以最高的標準要求營造者做出最好的品質,幾年的經驗下發現,這無法確保良好的施工品質,且破壞了兩種專業之間理當相互尊重對待的人際關係模式。心境轉折之後,也發現設計者跟實際動手做的人當面的溝通與積極協助解決現場施工問題,對於作品最終的呈現至關重要,同時過程中設計者也得到非常多營造知識技術的回饋。

雖然本案看似僅僅是一個木平台的單純的工作,然而實際的施工過程裡面有許多預期以外的困難與挑戰,比如斜面與平面之間的銜接,以及平面轉立面的對縫,是典型木平台不會出現的,此處師傅們花了不少力氣與巧思,顯現出匠師的職人精神。

打造曲線

對於施工來說,曲線式比直線的難度來的高出許多,不過對於專業的工班來說,多花費精神與時間,曲線造型的難處是能夠克服而成形。本案中鐵工跟木工的放樣過程都引用了曲面專業領域的NURBS概念,使用了真實的材料像是扁鐵條或薄木條,表現高階的曲線的幾何特質,並經設計者確認選用適當材料厚度,使具有適當的彈性跟韌性,以獲得流暢的曲線。設計的層面上,曲面的應用,一則在地景的塑造上,曲線一直都能夠適當扮演的誘發空間魅力的功能,以及曲線在這作品中使得原來零碎的、破碎化的空間可以被縫補與銜接連續起來,此外國小校園空間強調學童的安全,曲線的線條形塑成果通常是無稜角滑順形態,降低碰撞意外風險,也使得學童在空間中的移動形成流暢的動線。

稍縱即逝的虛體與流動

一般人在本作品上首先會注意到可能是空間實體,即具象的、觸碰得到的部分、連續流動的線條與形態。然而,本人更推薦大家去觀看實體以外的部分,亦即流動的、稍縱即逝的事情,包括:陽光穿過樹梢打到檯面上的光影,或是學童師生在這個檯面上,因應不一樣的使用模式或移動模式,跟這個檯面產生相互之間的變化,這是最能夠發揮這個案子想要陳述的本質之一。

回顧改造之前此空間可觀察到幾種使用模式,包括:獨立的集會臺、兩側的樓梯間出入操場、獨立的幾處木平台,像是島狀一般的發生活動,經過改造後使一切融合在一體的木平台之後,有一些活動如預期的發生了,自由來去、非常輕快的、非常愉悅的方式穿越、大家不知不覺融合在一起的,不分角色、不分族群,這個空間允許自由、允許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目的的人錯身而過,不對彼此造成困擾。當不一樣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一處角落,可以不受到壓力、不覺得拘束,自然發生交流與互動,這就是這個作品想要追求的事情。

下課演出快閃暨安全宣導

魔梯形體劇團

109年09/0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