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的社區實踐—國語實小公共藝術教案研發

蔡影澂/藝術家團隊

此次藝術家受邀與國語實小教師群共同合作的課程計畫,是以校區新建的公共藝術空間設置—「化羽臺」為延伸內容的藝術教育課程研發。課程的軸心自然以當代藝術發展中的公共藝術項目作為思考整體架構的起始。參與的藝術家不僅是創作者,同時也都在藝術教育領域耕耘二十年以上,從當代藝術視野切入藝術啟蒙教育,累積豐厚第一線教學經驗的藝術教育工作者。

藝術家在幾次的會議討論中,共同認為公共藝術在校區內的設置深具教育意義,是學生從自身、生活經驗到對環境觀察;由個人到他人,乃至環境社會重要的認知與思維訓練過程。而這個形成同心圓的關係結構,也正是公共藝術與其所處環境間形成的重要基點與藝術價值所在。因此,如何看待「化羽臺」,並進而發揮想像與創造其可能性成為此次藝術基礎教育規劃與實踐的主要依據。它將不僅作為國小學生在個人創造力上的初步養成,長遠看更與政府戮力規劃的新課綱變革教育中所重視的個人素養培育理念遙相呼應。

公共藝術顧名思義,是設置在一般生活公共領域中的作品或藝術裝置,與只在特定美術館、畫廊或藝術單位展出的藝術作品類型不同;它是長久存在於你我生活空間中,具深刻潛移默化作用的作品形式與表現。在當代藝術的討論中,位於生活場域的藝術呈現遠比美術館裡短暫展期的作品觀賞更具深刻影響。因為既然在生活周遭,就會每天經過、每日有不同的觀看想像與思索沉澱,其對個人、社會形成的已非藝術單向的影響,而是相互交融作用的結果。「化羽臺」正是在此一層面上,從過去的作品個體(如傳統廣場雕塑認知),進一步地打開藝術與觀眾間的藩籬,將之推向當代參與式藝術的視角,把平台上任其想像馳騁與無限可能的創造與創作權讓位給參與者(校內的師生)。這不啻為當下藝術與教育互為相成的重要範例。

有了前述幾點概念為前提,如何在藝術相關課程上推動這種場域參與意識、個人創造力的養成就顯得勢在必行。在課程上的設計如前述同心圓的架構,採取符合中年級學齡的自我感官意識啟發到對觀察對象(例如昆蟲、生活物件或溫度)的理解表達、於高年級逐步擴大其關注範疇,包含學校空間乃至更複雜的社區環境的探索與思考等為課程的主要依據。

本次課程研發中,負責規劃三年級藝術課程的藝術家徐裕翔老師,首先著重在個人五感的啟動,以自我觀察的角度出發,試著透過實踐過程中的師生對話,強化視覺之外對其他身體感官感覺的關注,如觸覺、嗅覺與其他覺知。視覺官能發展在生活養成中是發展最為完善也最被倚賴的感官,因而也易於忽略其它感官實際的潛能與作用性;例如當我們閉起眼睛,聽覺或其他身體感受便相對更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此處藝術要帶給學生的是一個最根本的概念,即身體對於環境的感受來自整體感官甚至是心理層面的共同協作,而首先就是要回到個人對自身各種感知的關注與實踐體驗。《溫度小偵探》、《校園尋寶記》即是以此為核心開發的課程可能之一。

四年級由藝術家黃純真設計《傾聽.行走.聲之繪》課程,延續三年級圍繞著個人感官的初步探索,加入漫步式的「行走」模式,將感官感覺能力連結到散步行走的空間移動、與移動速度下的感官變化討論;透過活動中的教學對話與引導,開啟了自我感受與環境的個人對話。此階段已開始自個人進入對他者、環境的認識摸索,同時也作為如何看待或詮釋公共藝術的態度與學習開端。五年級的課程則循序漸進地進入特定空間條件的議題選定,承接前兩個階段訓練的自我感官察覺與觀察者能力,由蔡影澂老師規劃以校園為條件範圍的《建造一間自己的小屋》,嘗試透過課程中的實踐討論,引導學生由「被動」進入「主動」創造想像與創作者位置。

由於建立主動積極的學習體驗,需要如校園最為學童熟悉的環境條件作為支撐,便於教師在教學中更有效率地推動學童積極性參與的意識性。因此在校園中一角建造自己的小屋或小世界的課程活動,所展開的不僅是學童個人想像付諸實踐的創作體驗及師生間的對話,它還涉及同儕間的分享與思維交流,為一種小型擬社會模型關係下,透過他人的參觀、觀看自己小屋作品的公共藝術雛形演練,藉著課程演示的個人經驗,學童有了對環境積極的了解與參與度後,緊接著六年級的課程就是面對校牆外實際的社區生活空間參與。

黃榮智老師以《環繞校園—再一次的觀看》為題,引導學生順著學校外牆街區的繞行過程,對於鄰近校區的進行深入觀察及個人筆記,為進入社區空間探索作前置準備,課程著重在個人紀錄內容的分享與討論,藉著簡易的模型或雕塑操作,試圖探討在社區空間中裝置一項作品與社區間可能的對話關係,甚至是作品對於社區帶來的可能改變。課程的目的最終將回到相較於校內的藝術設置(化羽臺)探討,在未來由師生一同思考創造在化羽臺上的各種想像實踐。

整體課程循序走來,可以見到由「個人」—「對象物」—「校園環境」—「社區環境」等同心圓的向外擴展式教學安排,其所導向的是個體作為整體環境中的一個節點或環節,並與環境緊密相關聯的核心意識。同時也是面對什麼是公共藝術提問之前的基本認知及態度養成。對於藝術家團隊來說,藝術在基礎教育的層面上,焦點並不在於如何培育藝術人才或藝術家等目的;而是如何藉由藝術家們所熟悉的創造經驗,即藉當中關於創造性的發生過程,進一步轉換為具啟蒙性的藝術教學,有效地透過師生共同實踐,以培育學童的創造能力為目的。將具當代性的公共藝術導入國小學程,本身是具相當難度的教育工程,所涉及的層面已非過往制式的基礎教育模式。可見校方的著眼處已有相當不一般的高度,將個別學童的潛能啟發教育置於相對重要的層次上。團隊很榮幸有這次機會與實小合作,期待這個初步的嘗試與經驗能作為啟動未來藝術啟蒙教育的重要砌石。

其他相關文章

群策群力活化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計畫的啟動,成為一個很好的與老師共同合作、融入體制課程的契機…

當代藝術的社區實踐—國語實小公共藝術教案研發

課程循序走來,可以見到由「個人」—「對象物」—「校園環境」—「社區環境」等同心圓的向外擴展式教學安排…

校園環境結合公共藝術的課程可能性

藝術家與教師群對課程發展各有期待,如何轉譯兩者的語言、整合觀課團隊、加入在地社群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