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客:多元族群與信仰

張琬琳

長慶廟 by Blowing Puffer Fish

城南的南昌路,日治時期即是兒玉町的主要街道,沿街商店林立,有自行車店、料理店、洋果子店、書店、洗衣店、理髮店、百貨行、碾米廠、木材行、雜貨店等,是城南經濟活動聚集的中心。商店主要由日本人經營,店家除了聘請日籍在臺人士投入經營以外,這些商家也僱用了臺灣本島人,從事勞力打雜和學徒的工作。其中從新竹、苗栗一帶前來臺北謀生打工的學徒,尤其以客家人居多,這些客家子弟,在原鄉就讀公學校畢業後,隨著旅北同鄉前輩的引薦,隻身來到了臺北,在日本人所經營的商店擔任學徒或童工的工作,他們和日本業主朝夕相處,生活在兒玉町的二層日式店鋪,一樓商鋪對外做生意,二樓則是居住寢寤的空間。

由於客家人天性勤儉耐勞,肯學肯做,頗受日本業主的信賴,這些在臺北工作的客家子弟們,也會協助日本業主招聘工手,不吝引薦同鄉親族子弟,前來臺北工作。因此一直到了戰後,南昌街一帶,成為桃、竹、苗地區旅北客家人聚集生活的區域。像是客家耆老溫送珍回憶到,日治時期他自苗栗南庄的南埔公學校畢業後,來到了臺北城南,先後受僱於日本人經營的水果行和南門市場的裱褙行,之後並在裱褙行老闆經營於兒玉町的「大源商店」從學徒做到長工。戰後溫送珍頂替了日本老闆留下來的商店,從事百貨行業,經營有成,成為當地人們讚譽稱曉的商家。

客家鄉親們事業有成之後,對社會公益、宗教信仰的支持,更是不遺餘力,尤其客家的「伯公」信仰,與閩南人祭祀「土地公」的民俗相仿,因而在城南,閩客族群共祀一廟的習俗,已為庶民生活之普遍日常。例如在今古亭同安街與晉江街交會處的長慶廟,主祀神為福德正神,清領時期原是由福建泉州閩南移民所建,日治時期亦是古亭一帶閩南人的信仰中心,直到戰後,許多客家人從桃、竹、苗等縣市,以及臺灣中部、南部地區遷移落腳在臺北市南昌街一帶,居民皆共祀福德正神,之後不分閩、客族群,共同成立了「福德爺會」,號召各自的宗親鄉友,共同協助寺廟的發展,使寺廟香火興旺鼎盛。

客家族群從原鄉到臺北市謀生的第二次遷徙,在1970年左右,隨著臺灣經濟起飛,都市勞工需求遽增,客家宗親以手把手引介的方式,紛紛來到了臺北工作,定居謀生。在城南的客家族群,除了聚居南昌街一帶以外,羅斯福路一帶也是客家人在臺北落腳的地方,尤其是龍泉市場及師大商圈,許多店家是由客家人所經營,而在龍泉市場內,可以品嚐到濃濃的客家味:客家魷魚羹、客家麵攤、客家福菜和油蔥,在長慶廟附近的晉江街口,還有生意興隆的客家茶房。

由於城南在歷史和空間上的特殊性,使得族群的結構,增添了多元交映的機遇。而多元族群共聚的生活型態,在城南呈現出多元並陳的宗教信仰風貌:例如前文所述的古亭信仰中心:清領時期由閩南人所建造,到了戰後有客家人共祀的「長慶廟」以外,在今南昌公園內還有閩南媽祖信仰的「南福宮」,宮內並受祀著日本親王北白川宮能久王妃來臺的御歌碑;另有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創建,至戰後1945年信眾擁護妙振法師擔任住持,主祀釋迦摩尼佛的「法通寺」;以及位於古亭捷運站出口高樓大廈間,民間主祀妖鬼陰主的「地陰公」;此外還有日治時代屬於日本淨土真宗西本願寺布教所的「十普寺」(在日治時代名為「了覺寺」,山號為「城南山」);以及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植物園旁的「粿店仔福德宮」。

除了佛道信仰以外,基督信仰在城南,更是族群象徵清晰、信徒壁壘的樣貌,本省人與外省人所信仰的「耶穌」,因教派宗會和教堂成立歷史源脈的不同而使信徒有本、外省籍的區別,並且也各象徵著日治時期到戰後以來,臺灣基督教宣教的不同主體脈絡:例如日治時期以日本長老教派為基礎的「臺北南門教會」,至今信徒多為本省籍教友和知識菁英;另外位於羅斯福路上的「中央教會」,亦是以臺灣本土信仰深耕為基礎的長老教會所主持;至於位於廈門街的浸信教會,則是戰後初期,隨國民政府遷臺,浸信會宣教事工輾轉由香港播遷至臺灣,繼之中華民國政府的美援時代,由美南浸信會差會撥款,於城南所建立的福音所,早期信徒組成多為外省籍人士。此外還有位於南海學園外一角的「基督徒聚會所」,也是隨著外省籍人士遷臺後,基於宣教和撫慰信徒的需求,而以違章佔地的方式,於公有地建蓋起了教堂,在歷經逾半個世紀的宣教事業後,於是也就地合理化的營運至今。

城南「客」的意義,原是狹義所指的「客家人」,然隨著歷史和族群的變遷,於是如今所謂的「城南客」,成為泛指從各地遷徙於此、從異鄉遷移至本地的多種族群,包含分別從日治時期及1970年代遷徙至城南的「客家」族群、以及戰後從中國各省遷徙來臺,在城南從「客居」到「定居」的外省族群,當然更包含了1970年代臺北急遽都市化後,從全臺各地遷徙移居到城南的本省閩南人。這些來自不同脈源、承負著不同家國或宗親使命的人們,無論先來後到,最終都在城南定居了下來,一代又一代,彼此生活交錯融合,也共榮共生,成了城南新時代的文化風景。

D0.taipics.com.02

【專論】居食城南:多元族群與多重歷史脈源的常民生活空間

臺北自清代以來的市街發展模式,即高度仰賴經濟基礎,區域的發展因商業活動的充裕,漸漸累積多元的人文活動風貌。從大臺北市街發展的脈絡來看,城南的拓墾與市街規劃,都與臺北都市幅員的擴張、居民族群多元的特色…

D1.eshensh

動盪時代的城南安居:外省族群流遷台灣的歇腳之地

戰後外省籍人士的遷徙,是一個漫長、輾轉而艱辛困頓的歷史過程。日本戰敗後,在台灣留下的房舍、事業及物品,原則上需依「臺灣省接收日人財產處理準則」接收,並由日產處理委員會統籌處理,進行轉撥各機關,或辦理標售…

D2.建中學生名列暴亂案件人犯名冊.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多元族群的重組、衝突與融合

戰後的政治情勢,使兩岸人民皆無可遁逃地經歷了大時代的劇變,不論是外省人面臨骨肉相隔、流離失所的國仇家恨;或是本省人的認同困頓與迷惘、在語言和文化的錯位中拼湊支離破碎的國族想像…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城南的商業飲食文化與族群變遷

日治時期,由於領臺初期官吏士兵紛傳水土不服,使得總督很快的便注意到臺北蔬菜產量的匱乏,因而建立了種植日本蔬菜的獎勵制度,並總督府在南門外購地設置苗圃。城南一帶或因尚未開墾的田地甚廣,由少數住戶嘗試種植…

D4.長慶廟.Blowing Puffer Fish

城南客:多元族群與信仰

城南的南昌路,日治時期即是兒玉町的主要街道,沿街商店林立,有自行車店、料理店、洋果子店、書店、洗衣店、理髮店、百貨行、碾米廠、木材行、雜貨店等,是城南經濟活動聚集的中心。商店主要由日本人經營,店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