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小、建中,與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路那

電影劇照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講到臺灣電影,楊德昌是一個不會被錯過的名字。也多虧了他的作品,「牯嶺街」自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1947年生於上海的楊德昌,還在襁褓之時,便隨著父母來到臺灣。父母均為公務員。其母在中央信託局,父親則在中央印製廠位居廠長。來臺後,便一直居住在濟南路的公家宿舍。

來臺後的楊德昌,在1953年曾就讀國語實小。彼時的國語實小,乃是國語實驗教育的先鋒,被視為「貴族學校」,有許多父母為了學區,紛紛跑到鄰近親友處求寄戶口。住在濟南路的楊家,不知道是否也如此費盡心力?無論如何,將小孩送到國語實小就讀一事,便能一窺楊德昌父母對其教育的注重。儘管如此,楊德昌的小學成績並不是太好,這似乎給他頗大的心理壓力,後來便轉到了女師附小。電影與漫畫,便成了他情緒出口。

1959年,楊德昌小學畢業後,考上了建國中學夜間部初中。在初中時期,楊德昌與老師的關係依舊沒有改善。1962年,楊德昌進入建中就讀。楊德昌在南海路的日子,結束於高中畢業後、考上交大控制工程系(現為電機工程學系)的1965年。自1953到1965,總共12年的時間中,楊德昌都是在此處度過。也因此,評論家普遍認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部分情節,自傳意味頗為濃厚。

儘管建中在日治時期與今日都是聞名全臺的菁英學校,然而在1950年代早期卻並非如此。根據當時的校友回憶,當時建中充滿著流亡學生,「建國中學的高中部不時發生械鬥事件」。在這之中,最有名的大概是十三太保了。所謂的十三太保,係由師大附中的「四霸天」與建中的「八太保」聯合起來的一個學生幫派,其中不乏高官與富商子弟。差不多與此同時,竹聯幫的前身「中和幫」,與「四海幫」也告成立──此時,是1953年。

1961年,牯嶺街發生了震驚社會的情殺案。十六歲的兇手茅武,因感情糾紛而殺了十五歲的被害人劉敏,兩人都是當時建中補校的學生。此時,楊德昌由補校轉到日校,就讀初中二年級──即便不是直接認識,但按照六度關係理論,楊德昌總是會認識哪個人認識死者與凶手的人。無論如何,這起凶案必然給同時期的學生帶來極大的衝擊。不只社會在問,發生了什麼事?當時年紀差不多的楊德昌,或許也持續不斷地思索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據管仁健的看法,這起事件引發的不只是社會對青少年涉黑嚴重的擔憂,更隱隱點燃了外省人內部階級與省籍不公的矛盾。原來,殺人的茅武家境不錯,父親茅澤霖任職於中研院,剛巧是蔣介石的同鄉,浙江人。另一方面,被殺害的劉敏則是山東人,其父已在戰爭中身亡,獨留遺孀與孤女來到臺灣。山東是國軍拉伕的最大群體,也是來到臺灣後最底層的外省人。

祖籍廣東、來自上海的楊德昌,其家庭背景與茅武類似。他日後拍的電影中,也罕見吳念真或小野出身的底層家庭,更多是衣食無虞,乃至於經濟頗為寬裕的中上層階級。不難想像本案給他的衝擊──和楊德昌如此類似的茅武,為何竟會落到這步田地?這,也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所想要探索的核心所在。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海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一部製作成熟考究的電影,因此承載了當時許多庶民生活的細節,引發了眾多影評家乃至於研究者的深入分析,此處不擬贅述。然而在眾多分析,都會提到片中主角小四在片廠到手的手電筒,實有深刻的象徵意義。令人訝異的是,這點並非楊德昌虛構杜撰──當年的建中附近,確實是臺灣電影的重要基地,而楊德昌等少年郎,也時常往片廠偷看正在拍攝的片子。

那間製片廠,便是「臺灣省電影攝製場」,就設置在植物園內。簡稱為「臺灣製片廠」的臺灣省電影攝製場,係由電影導演白克在接收時合併「臺灣映畫協會」和「臺灣報導寫真協會」而成。原址設在臺灣映畫協會舊址上,即臺北市大稻埕御成町第八水門英商德記洋行內。陳儀在中山堂受降的影片,便是由臺製廠攝製的《臺灣新聞第一號》。1946年,因原址缺乏沖印房,白克便找到台北植物園內的武德堂和花圃,將之改建為攝影場和辦公室。此地除了拍攝電影外,另也是電影檢查場所。一直到楊德昌在建中讀書的時代,臺製廠都在植物園內屹立不搖。到了1963年,南門口一帶的電影事業甚至更加蓬勃──《梁祝》導演李翰祥離開了邵氏,在泉州街一號成立了國聯影業。「國片」的精華年代,於焉展開。那個年代離我們並不遠,不僅口訪街區的過程中,仍有許多人記得兒時偷往片廠看拍電影的過往;迄今仍活躍影壇的影星歸亞蕾,其實也曾在此地展開過璀燦星涯。儘管如此,站在鄰近的街區,此處卻似乎遺忘了這些曾經的風華,令人不勝唏噓。

參考資料

謝佳錦,〈國聯小史〉,《電影欣賞》115期,臺北:電影資料館,2003年6月。

小野,〈沒有貴族 何來貴族學校〉,《講義》,2013年8月。

管仁健,〈建中學生的少年殺人事件簿〉,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3525,2016.11.19發表,2021.06.02引用

黃文傑,《憤世嫉俗:楊德昌和他的電影》書摘,https://www.gushiciku.cn/dc_tw/177337,2017.01.08發表,2021.06.02引用

家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手電筒〉,https://www.pentoy.hk/?p=67434,2017.05.10發表,2021.06.02引用

王正方,〈蔣孝文建中初一F班的日子〉,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5217,2020.04.15發表,2021.06.02引用

01.1895年.臺北附近地形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專論】不只有舊書──牯嶺街

新生的街道:從龍匣口庄到牯嶺街 作為在台北市、乃至於台灣文化史上都頗為著名的一條街道,對牯嶺街歷史的理解,卻是稀少的不成比例。查詢維基百科,其上載明牯嶺街「清朝末年,這條街已經開闢,原為龍口街的一部分。」這條短短的敘述,矛盾地既正確又錯…

02.電影劇照.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實小、建中,與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講到台灣電影,楊德昌是一個不會被錯過的名字。也多虧了他的作品,「牯嶺街」自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1947年生於上海的楊德昌,還在襁褓之時,便隨著父母來到台灣。父母均為公務員。其母在中央信託局,父親則在中央印製廠位居廠長。來台後,便一直居…

03.賀壽義

牯嶺街,舊書街

戰爭與舊書眾所周知,牯嶺街「舊書街」的由來,與戰後日本移民被驅離有關。據調查,當時在臺灣的三十二萬日本人中,有十四萬人希望能留在臺灣,十八萬人則志願歸國。然而接管的中華民國政府並未接受,最終,除了少數留用者外,在台日人全…

04.Formosa Wandering

不只是「小」而已:小劇場運動,與牯嶺街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是牯嶺街在舊書之外最著名的地標了。這棟興建於1906年,原本為兩層樓高木造日式宿舍的建物,在1927年曾一度作為第四衛生作業監督所而存在。這與網路上有許多資料指稱該地為日本憲兵分隊所、為巴洛克式建築等…

05.1932年.臺北市職業別明細圖.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術數位典藏計畫

圍繞著機構而生:產業與聚落

自牯嶺街開闢以來,此地陸續集居了許多教職員與公務員。整體來看,以鄰近的專賣局職員與台北帝國大學教職員工的數量最多。至今,牯嶺街60巷(佐久間町三丁目)仍有「台北帝國大學官舍群」存在。鄰近街區中,另有南門町一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