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小」而已:小劇場運動,與牯嶺街小劇場

路那

by Formosa Wandering

牯嶺街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是牯嶺街在舊書之外最著名的地標了。這棟興建於1906年,原本為兩層樓高木造日式宿舍的建物,在1927年曾一度作為第四衛生作業監督所而存在。網路上有許多資料指稱該地為日本憲兵分隊所與巴洛克式建築等,實為訛誤。

1954年,本建築因應臺北市警察局第七分局的設立,擴建為三層樓的磚造建築。1958年,再度改建,並隨著警察局改制,更名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1995年,中正第二分局遷至南海路35號,此建物遂移交臺北市政府新聞處管理。此消息一經披露,當時苦無實驗性劇場的臺北市藝文界,遂開始爭取將此地改為小劇場與藝文空間的保存運動。這些站出來爭取的藝文界人士,以鴻鴻、陳梅毛、江世芳等人為首,組成了「小劇場聯盟」。

為什麼是劇場?也許你會好奇。這就必須說到鄰近南海學園中的南海劇場了。在1956年開館的南海劇場,在1987年國家戲劇院、1997年新舞臺開放前,可說是北臺灣戲劇界在國父紀念館與中山堂外的重要表演場地。直到1960年代以前,此地大多上演反共抗俄的戲劇,演出單位包括教育部中華話劇團、國防部康樂隊話劇隊、三一劇藝社、大鵬話劇社等。1960年代後,被稱為「小劇場導師」的李曼瑰組織了「三一戲劇研究社」,倡導「小劇場運動」。所謂的小劇場,指的不僅是場地較小,而是「非商業性」。此一概念源於法國,經美國的發揚後,傳往世界各地。它同時涵蓋了實驗性質較強,較為前衛,且不需要太多經費以正式上演,在自家公寓或任何場地皆可演出的理念──事實上,這並非臺灣第一次出現小劇場運動,日治時代已有「臺灣新劇運動」的出現。在李曼瑰的時代,「小劇場」所要抵抗的對象,係禁錮表演自由的黨國體系與其美學。也因此,儘管強調前衛性,然而此時仍以嚴肅性的話劇表演為重心,小劇場的「小」多半表現在空間場地上。

李曼瑰

在李曼瑰的推廣下,舞臺劇不再只有反共政治的劇碼,而多了其他可能。1980年代,此地開始舉辦「實驗劇展」,進一步地探索舞臺劇的界線,也是目前「小劇場運動」主要指涉的對象。實驗劇展首屆即出現了蘭陵劇坊的《荷珠新配》這齣代表性的作品。這齣由金士傑改編傳統京劇的舞臺劇,獲得了廣大的迴響,也讓「小劇場運動」自此蓬勃。實驗劇展培養出了許多知名劇團,包括至今仍享盛名的蘭陵劇坊、表演工作坊、屏風劇團等皆是在此首度登場,而金士傑、賴聲川、李國修等人也都曾在此登臺表演。賴聲川的名劇《暗戀桃花源》更是由南海劇場炙手可熱的上演狀況得到靈感而寫成。可以說,對80年代的表演工作者而言,南海劇場意義非凡。有意思的是,由此出發的小劇場們,在日後逐步成為主流劇團,「背離」了小劇場的狀況,亦使部分劇場人感到不滿。

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當中正二分局搬離建物後,戲劇界人士於是強力爭取該建築轉為小劇場使用。

1996年,市政府同意將此地保留,並作為藝文劇場使用。隔年,將之定為「紀念性建築物」,並委託符耀湘對整體建築進行重新規劃設計,以讓原本是警察局的空間得以符合劇場表演的需求。此時,符耀湘已考量到小劇場並非單獨存在,而是需與社區相互對話的,因此他「希望透過藝術表演者的不安定性,為空間製造非特定的活動性質,對應於社區裡只能提供均質的活動的場所」。在此理念下,一樓保留了警察局時代的標語、器具與拘留室等,二樓露臺則搭建雨遮使用,稱為「中正二分局小劇場」。

儘管理念甚佳,然而實際使用起來,卻造成相當的不便。加上建築老舊,陸續出現積水問題,因此在2000年左右,又由高弘樹與陳梅毛重新進行設計規劃。這次的變更,大抵奠定了今日的格局。之後,臺北小劇場聯盟退場,在2001年到2005年中間,改由趙自強負責的如果兒童劇團經營管理。也是在此期間,「中正二分局小劇場」更名為「牯嶺街小劇場」。

在如果兒童劇團之後,負責經營的是王墨林的「身體氣象館」團隊。作為在1990年便曾大喊「小劇場已死!」的戲劇界知名人物,卻又在2006年接手牯嶺街小劇場營運至今。王墨林與小劇場之間的關係,顯然有待識者進一步的討論。

無論小劇場是生是死,又是否達到了劇場中人的美學標準,牯嶺街小劇場依然存在於此。2018年開始,牯嶺街小劇場因應歷史建物的規定,再度歷經三年的整修,在還原建物之餘,亦增加無障礙設施。在重新開館的今日,牯嶺街小劇場延續過往的定位,以獨立性、實驗性的培育演出空間為主力,鼓勵藝術家與邊緣/弱勢族群的創作,邀請國際藝術家至此展演⋯⋯。綜觀牯嶺街小劇場從保存到開展,除了在臺灣小劇場史上的地位外,在文史保存/歷史建築再運用的領域中,亦是令人津津樂道的一筆。

參考資料

周一彤,《南海劇場復刻版1957-2007》,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8年。

楊弘瑜,〈小劇場〉,《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839,2009.09.09發表,2021.06.03引用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NAIWEN,〈二十年後,小劇場的新定義是甚麼?〉,http://whatislittletheatr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528.html,2010.11.10發表,2021.06.03引用

不知著者,〈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mobile/emapAction.do?method=doDetail&indexId=35446,2012年發表,2021.06.03引用

丹青,〈【走讀城鄉】牯嶺街小劇場〉,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06879,2020.12.16發表,2021.06.03引用

不知著者,〈叛逆詩人品味城南:擁擠、慵懶、獨樹一格〉,https://worldbookday.culture.tw/home/zh-tw/news/40098,2020.09.18發表,2021.06.03引用

吳岳霖,〈【表演藝術】去過北嘉高這些小劇場空間,你是熱血劇場迷〉,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1/4955552,2020.10.22發表,2021.06.03引用 

01.1895年.臺北附近地形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專論】不只有舊書──牯嶺街

新生的街道:從龍匣口庄到牯嶺街 作為在台北市、乃至於台灣文化史上都頗為著名的一條街道,對牯嶺街歷史的理解,卻是稀少的不成比例。查詢維基百科,其上載明牯嶺街「清朝末年,這條街已經開闢,原為龍口街的一部分。」這條短短的敘述,矛盾地既正確又錯…

02.電影劇照.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實小、建中,與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講到台灣電影,楊德昌是一個不會被錯過的名字。也多虧了他的作品,「牯嶺街」自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1947年生於上海的楊德昌,還在襁褓之時,便隨著父母來到台灣。父母均為公務員。其母在中央信託局,父親則在中央印製廠位居廠長。來台後,便一直居…

03.賀壽義

牯嶺街,舊書街

戰爭與舊書眾所周知,牯嶺街「舊書街」的由來,與戰後日本移民被驅離有關。據調查,當時在臺灣的三十二萬日本人中,有十四萬人希望能留在臺灣,十八萬人則志願歸國。然而接管的中華民國政府並未接受,最終,除了少數留用者外,在台日人全…

04.Formosa Wandering

不只是「小」而已:小劇場運動,與牯嶺街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是牯嶺街在舊書之外最著名的地標了。這棟興建於1906年,原本為兩層樓高木造日式宿舍的建物,在1927年曾一度作為第四衛生作業監督所而存在。這與網路上有許多資料指稱該地為日本憲兵分隊所、為巴洛克式建築等…

05.1932年.臺北市職業別明細圖.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術數位典藏計畫

圍繞著機構而生:產業與聚落

自牯嶺街開闢以來,此地陸續集居了許多教職員與公務員。整體來看,以鄰近的專賣局職員與台北帝國大學教職員工的數量最多。至今,牯嶺街60巷(佐久間町三丁目)仍有「台北帝國大學官舍群」存在。鄰近街區中,另有南門町一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