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機構而生:產業與聚落

路那

1932年臺北市職業別明細圖 by 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術數位典藏計畫

自牯嶺街開闢以來,此地陸續集居了許多教職員與公務員。整體來看,以鄰近的專賣局職員與臺北帝國大學教職員工的數量最多。至今,牯嶺街60巷(佐久間町三丁目)仍有「臺北帝國大學官舍群」存在。鄰近街區中,另有南門町一丁目(今重慶南路以東、牯嶺街以西)為臺灣銀行宿舍群、二丁目(今愛國西路以南、植物園以北)為警務局與臺灣銀行宿舍群、三丁目(今愛國西路以南、南門國小以北)為總督府官舍;千歲町二丁目(今羅斯福路以東、金華街以西)為總督府官舍、三丁目(今杭州南路與羅斯福路交叉口一帶)為民宅,另高等商業學校的宿舍「淡水寮」也居於此町。鄰近另有新榮町公共住宅,並有許多由臺灣建築株式會社興建的出租屋「百軒長屋」。簡而言之,本地的街區係經計劃性建築,專為日籍官員與人民打造的住宅區。

從南門外市場到南門市場:從日治時期迄今的「外來味」

拆除前的第一代南門市場,1979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攝)

隨著「內地人」的逐步增加,民生需求也逐漸地受到重視。1909年,在臺北廳長加藤尚志的推動下,「南門外市場」出現了,後來改名為「千歲市場」的它,正是戰後至今以外省美食知名的「南門市場」。在「南門外市場」的時代,此地原本只有一棟木造平房。然而因人口增加,逐漸不敷使用,因此在1916年和1929年兩度修築。1929年修建的這棟建築,一直使用到1979年進行第三次改建為止。遺憾的是,1981年啟用的新建築,在2013年經鑑定,確認是海砂屋,因此才有了如今配合萬大線再次新築的狀況。 

從兒玉町商店街到南昌街:多采多姿的生活街道

隨著南門外市場的營運,商店也陸續集中至龍口街一丁目與二丁目(後稱兒玉町二丁目),即日後的南昌路。改變了此地舊有以漢人為主的粿店仔街商店的狀況。店鋪一間接著一間,逐漸蔓延至佐久間町通(今牯嶺街)與千歲町通。在這個新出現的「兒玉町商店街」上,沒有城內或西門町常見的咖啡廳、戲院或寫真館,而是以洋果子、和果子、吳服(和服)店等較具生活氣息的商店為主。此外,古物與美術、茶器與花店等也不在少數,同時可見此處來客的生活較優渥,得以享受文化之美。戰後的經濟復甦期間,此處則聚集了南來北往的人群,大抵以生活用品與鄰近公務機關需求的商店為主,如現今還在營業的「靜鋒刻印」,即是一例。

「靜鋒刻印」的老闆娘,原是嘉義東市場出身。因家道中落,無法繼續升學的她,輾轉之下來到了臺北,誤打誤撞地經營起前老闆頂讓的打字行。之後與生長於南昌街的丈夫成婚。夫家原本即在南昌街經營刻印與印刷生意,甚至曾擁有一間小型的印刷廠。公公嚴格的要求,讓靜鋒刻印一直以注重細節自豪,「就是因為知道這些,所以很多公家機關都一直找我們。」由靜鋒刻印的客層,也可見周遭眾多公家機關──從早期的國語會、中央圖書館、美新處、臺灣銀行、郵局,到如今的勞保局、農委會、中華文化總會...──對此地產業所留下的印痕。靜鋒刻印不兼做鑰匙打造或開鎖等業務,亦是其對「刻印」作為一門古老藝術與實用技藝的堅持。

隨著公家機關聚集在此的外來人士,也造就了南昌街以家具街聞名的起點。以1931年即在此地落腳的店家「吉留家具」為例,第一代店主為原籍大溪的李本金在開業之初,係以日籍客人為對象,藉由大溪親戚處取得樟、檜木等的餘料打造而成的工藝品頗受日本客人喜愛。之後便在此落地生根,兼做家具生意。由於生意不壞,因此陸續有大溪同鄉陸續來此開設家具店。據二代店主李謝陞回憶,今南昌路71巷附近,當時聚集有4到5間的家庭工廠,小巷裡因曬木料經常飄香。國民政府遷臺後,住不慣和室的外省人,亦常到此處訂製家具。1956年至1965年間,臺灣經濟逐漸起飛,家具內銷市場應運而起,也是此地最興盛的時日。

轉角遇到醫院:郵政醫院、婦幼醫院與南風原醫院

1935年,郵局簡易保險診療所在今日郵政醫院成立。日治時期的郵政,自1896年由「野戰郵局」改為「普通郵局」以後,成了遍布全臺的重要通訊、郵務與金融網絡。郵務與金融的結合,最簡明的例子即是匯票。在兼具金融業務的狀況下,臺灣郵政的營業項目,從寄送郵件到電報電話,從存款匯兌到簡易保險,愈發的多樣化。「郵局簡易保險診療所」的成立,正是因應保險業務的開辦而設置的。郵局自營的診療所,既是對保戶的保障,又是反過來招攬新客戶最好的宣傳。戰後,郵局簡易保險診療所更名為「郵政診療所」,之後又改名郵政醫院,逐漸成了我們記憶中的轉角模樣。

1943年,專賣局共濟組合在兒玉町四丁目(今福州街)購地,興建專賣局共濟組合醫院。這即是日後的婦幼醫院前身。所謂的「共濟組合」,其實是一種員工互助會。每個員工定時繳納會費,那麼萬一遇上災難與意外,便有一筆急難救助金可供應急。後來發展為員工福利組織的一環。由於專賣局員工眾多,共濟組合的規模也愈發龐大,便向銀行貸款,興建了專屬的醫院。戰後,專賣局共濟組合醫院改名臺灣省共濟醫院,之後又改制為臺灣省臺北醫院,最後成為臺北市轄下的和平醫院。之後,和平醫院遷至中華路新址,原地另成立婦幼醫院。

此地多元的醫療風貌,正是圍繞著在此生活的總督府與各關係集團的僱員而出現的。這些設施在戰後未曾關閉,反倒是更加興盛,亦展示了戰後鄰近居民對綜合型醫療產業的需求。此外,當時的商店街內也有許多診所、專科醫院與藥局。如今最有名的,可能是沖繩醫師南風原朝保所開設的「南風原醫院」吧。南風原醫院之所以著名,除了醫生技巧純熟外,也與其弟、畫家南風原朝光時常在此召開城南藝文人士聚會沙龍有關。該棟建物為南風原朝保自建,頗有獨到之處,可惜不久前已遭拆除。

從藥局到舞鞋專賣:南門藥局與美佳莉舞鞋

南門藥局,1931年。

與南風原醫院相較,當時此地最重要的藥局之一「南門藥局」的所在建物顯然要幸運許多。1924年開設的此一藥局,因老闆福田馬吉獨到的經營手法而廣受歡迎,服田也順勢成了地方重要人士,日後更當選兒玉町町長。

戰後,南門藥局與它的經營者黯然地退出了歷史舞台。1964年,美佳莉舞鞋成立,紅磚街屋也成了他們起家的店面。至今已有58年的歷史。美佳莉舞鞋不僅是南門口一帶數代居民的回憶,其本身致力於舞鞋的專業設計與製作,對台灣舞蹈界來說,也是重要的夥伴。 

舊書之後:郵幣一條街

1973年舊書攤被強制遷移到光華商場後,1992年,光華商場也面臨了拆遷的命運。其中許多郵幣類的攤商,因鄰近的牯嶺街已存在一以郵幣博物館為核心的郵幣聚落,加以此地固有收購遷臺人士舊貨之傳統,在舊書攤商遷移的情況下,卻反其道而行地紛紛移入。有些商家選擇獨立開店,有些商家則偏好中華商場式的櫃位模式。今日牯嶺街19號的披薩店,其前身便是以「郵幣百貨」的形式聞名的郵幣店家集散地。

隨著臺灣經濟逐步起飛,從1970年代起,現改名為臺灣郵政的中華郵政便以「怡情、益智、儲財」的「集郵三益」口號,提倡集郵風氣。1984年,坐落於牯嶺街二號的郵政博物館啟用後,便因地理位置方便,帶來了許多愛好集郵的人士,與應運而生的攤販。明逸郵幣社的老闆蔣明月、孔太太郵幣社的老闆汪葛蘭,都曾在訪談中提及在郵政博物館周遭擺攤的日子。1980年代到1990年代,是臺灣集郵市場的高峰。成龍集郵社的老闆許耀方,與蔣明月一樣,是看到郵幣社商業發展的潛力,才在退休後一頭栽入郵幣社這一行中。儘管近年來郵幣在大眾的愛好間已迅速消退,在網路盛行的今日,也無多少人繼續使用郵票來交換訊息;在行動支付蔚為浪潮的時代,或許也將越來越少人有興趣細看鈔票與錢幣的設計巧思。然而郵幣社的老闆們,卻都不約而同地對自己的行業前景相當有信心──郵幣已然超脫了日常用品的價值,而上升到藏品與古董的地位,儘管人少,但市場還在。

牯嶺街做為舊書街的時日或許已經過去,做為郵幣街的日子,則還長的呢!

參考資料

林靜宜,〈明逸郵幣社〉,http://media.career.com.tw/industry/industry_main.asp?no=351p172&no2=57,發表時間不詳,2021.06.05引用

梭夢創意,〈大漢郵幣社店口與招牌〉,https://chshoppingyard.com/works/%E5%A4%A7%E6%BC%A2%E9%83%B5%E5%B9%A3%E7%A4%BE%E5%BA%97%E5%8F%A3%E8%88%87%E6%8B%9B%E7%89%8C/,發表時間不詳,2021.06.05引用

SheAspire編輯部,〈汪葛蘭 孔太太郵幣社〉,https://sheaspire.com.tw/p2-weekly_column-detail.php?PKey=8c26c0PPbFI97AlN9xJr40Y3u8oRZ2oTbsCunrBq_g,2013.07.03發表,2021.06.05引用

呂其正,〈日治時期臺北龍匣口庄規劃與空間演變之研究〉,臺北: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論,2019年。

南海藝,〈靜鋒成龍大眾口訪資料〉,未刊稿,2019年。

林小昇,〈專賣局共濟組合病院〉,「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http://linchunsheng.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30.html,2011.7.30發表,2021.8.9引用

01.1895年.臺北附近地形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專論】不只有舊書──牯嶺街

新生的街道:從龍匣口庄到牯嶺街 作為在台北市、乃至於台灣文化史上都頗為著名的一條街道,對牯嶺街歷史的理解,卻是稀少的不成比例。查詢維基百科,其上載明牯嶺街「清朝末年,這條街已經開闢,原為龍口街的一部分。」這條短短的敘述,矛盾地既正確又錯…

02.電影劇照.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實小、建中,與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講到台灣電影,楊德昌是一個不會被錯過的名字。也多虧了他的作品,「牯嶺街」自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1947年生於上海的楊德昌,還在襁褓之時,便隨著父母來到台灣。父母均為公務員。其母在中央信託局,父親則在中央印製廠位居廠長。來台後,便一直居…

03.賀壽義

牯嶺街,舊書街

戰爭與舊書眾所周知,牯嶺街「舊書街」的由來,與戰後日本移民被驅離有關。據調查,當時在臺灣的三十二萬日本人中,有十四萬人希望能留在臺灣,十八萬人則志願歸國。然而接管的中華民國政府並未接受,最終,除了少數留用者外,在台日人全…

04.Formosa Wandering

不只是「小」而已:小劇場運動,與牯嶺街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是牯嶺街在舊書之外最著名的地標了。這棟興建於1906年,原本為兩層樓高木造日式宿舍的建物,在1927年曾一度作為第四衛生作業監督所而存在。這與網路上有許多資料指稱該地為日本憲兵分隊所、為巴洛克式建築等…

05.1932年.臺北市職業別明細圖.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術數位典藏計畫

圍繞著機構而生:產業與聚落

自牯嶺街開闢以來,此地陸續集居了許多教職員與公務員。整體來看,以鄰近的專賣局職員與台北帝國大學教職員工的數量最多。至今,牯嶺街60巷(佐久間町三丁目)仍有「台北帝國大學官舍群」存在。鄰近街區中,另有南門町一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