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密碼:從「城南街」到「南海路」

張琬琳

南海路來源之謎

「南海路」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是「海」?和「南海學園」有關嗎?隨著南海路上捷運萬大線的開發,沿線許多與「南海」相關的名稱,成了令居民好奇探索的議題。

「南海」的故事,要從「城南」說起。

從「南門街仔」到「城南幹道」

在老一輩臺北人的記憶裡,大南門口外一帶,從清領時期以來,即是「城外南方」的廣泛空間概念。在大南門外周邊較為熱鬧的市街,居民即習慣舊稱為「南門街仔」,是泛指環著大南門附近的「市街仔」,有零星住家和商店、較為熱鬧的區域,其中一條貫穿東西向,可西接艋舺、東達至大南門、並進入城內的道路(即今日的南海路),舊時居民就以「城南幹道」稱之。

明確的「城南」空間範疇,是一直到日治初期,總督府在臺北實施都市改造計畫之後,才被界定了地理位址。當時臺北市的「市政改正」計畫,從1901年開始,以每五年為一個期程,進行都市重劃的工程。至於臺北大南門口外的「城南街」,就是在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後,被明確標記在都市計畫圖上,地點即指大南門口外以南、今南昌路以西、南海路以北、以及植物園荷花池以東所含括的區域,而此「南門街」區內,共由八組代表不同門牌號碼的「丁目」所組成。【參見圖1】

【圖1】:明治36年(1903)〈最近實測臺北全圖〉之「城南街」一帶範圍

總督府在臺灣實施的市政改正計畫,是移植自日本帝國的市政制度,將臺灣自明清時期以來的道路命名方式,改為日本特有的「町」。臺北也在1920年實施市制後,隨之實施了「町名改正」,將原本舊稱的「城南街」,改成了新的日式町名——「南門町」。【圖2】

【圖2】:大正11年(1922)〈新町名臺北市街圖〉之「南門町」一帶範圍

具體而微的中國東南地理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戰敗,臺灣從原本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在戰後又易主為國民政府所治理。1947年,臺北市政府組成「臺北市街道路牌編訂委員會」,積極改換日治時期所採用的日式街町名稱,改用中國「名川大山」和民國「元首元勳」的「國家」、「國訓」概念,來為臺灣各地重新命名。

【圖3】:「中華民國地圖」對照臺北市地名示意圖。紅色字為臺北「城南」現有之街道名,對應為中國東南地區城市及地名。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張琬琳以舊版高中課本「中華民國地圖」為底圖,對照臺北市文獻會編《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2002),逐一標示、繪製而成。綠色代表今南門口一帶之街路名稱、藍色代表今大稻埕一帶之街路名稱、紅色則為今艋舺一帶街路名。

臺北市的街道命名,於是以「元首」之名作為主要幹道:以中山路為經、中正路(今忠孝東路)為緯,將全市分為西北、東北、西南和東南四區。全市一律改「町」為「街路」,15米以上的街道,用「國家」、「元勳」、「元首」、「主義」、「國訓」、「省分」、「大都市」、「名川大山」來定名;至於次要街道,寬度在6-15米間,就概稱為「街」,分別以中國各省之「城市」或與史蹟有關之「地名」重新命名。最後,臺北市的街道名稱,於是在空間上與中國的地圖相互對應了起來。【圖3】

藉由地理命名的象徵意義,國民政府一方面刮除臺灣從日本統治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的空間意識,另一方面則試圖以大中國的、想像的地理,來重寫臺北的街道與空間記憶,這使臺北的街道之名,從初期的「接收改制」,之後在兩岸國共政權對峙之際,又被賦予「反攻復國」的政治象徵,鞏固人們對於中國神州故土的地理認同。

臺北城南對應在中國疆土的地理位置,於是交織著中國東南地區的各省地名:福州、牯嶺、廈門、金門、寧波、紹興、同安、杭州、南昌等,沿用至今。

兩個南海:疆域之外、皇城之內

那麼,原本是「城南幹道」的「南海路」,這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可從兩個脈絡來探究:一是對應中國地圖,在東南沿海之外的延伸,中華神州之領地,不僅限於國之疆土,還有海外之疆的意義——中國南海,也就是南中國海;另一個意象,則是這條街道,沿路不僅有日治時期規劃設置的重要學府:臺北中學、女子高等學校,還有臺北植物園和試驗林等,林園內有神社、荷花池、陳列館、清領時期欽差行臺等古雅的建築。這些景緻,與北京故宮內的湖景「南海」——清代宮廷內御苑的皇家林園意象,相互呼應。而位在中國北京的「南海」和「中海」,在清朝宣統帝退位後,曾被中華民國政府改易為公共公園,對外開放給一般民眾遊憩休閒。

同樣的一個「南」字,歷經了清領的「南門口」、到日治時期的「城南」、再改換成國民政府對應中國地理的「南方」、「南中國海」意象。往後這條城南幹道,從1947年被國民政府定名為「南海路」之後,相繼有「南海學園」等文教藝術設施的規劃,結合原本植物園的景觀,恰可與1911年中華國民政府建國之後,對外開放作為遊憩公園的北京皇城「中海」、「南海」湖色景緻與周邊林園、宮廷,互有深刻投射對照的空間意義。

至於真正位在北京的皇朝遺宮御苑「中海」和「南海」,之後的命運又如何了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建國之後,把中華民國政府曾開放作為公園的「中海」、「南海」,又重新以高牆圍城了起來,轉作為中共中央政府駐地所在,並以「中南海」之名,象徵統治中國的黨國權力核心至今。

【圖4】1948年〈臺灣省臺北市行政區域圖〉,已標示城南幹道新路名為「南海路」。

參考書目

朱萬里,《臺北市都市建設史稿》,1954年,頁399~401。

曾旭正,《戰後臺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臺北市政府於1948頒訂之「臺北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



C0

【專論】沿捷運萬大路南海線的人文盛景

回顧臺北城南的歷史,在清領、日治和國民政府統治,城南的文教區位規劃,實際是為歷史各朝的掌權者,要在臺北城市裡,設置一個象徵正典、示範教育的文教場域。因而執政者除了在此區,除了宣示以統治權力為尊的模範教…

C1.臺北市地名對照

地名密碼:從「城南街」到「南海路」

「南海路」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是「海」?和「南海學園」有關嗎?隨著南海路上捷運萬大線的開發,沿線許多與「南海」相關的名稱,成了令居民好奇探索的議題。

C2.趙守彥

南海・展劇

在日治時期1936年之後的臺北,要尋找一處可以進行近千人聚會或文藝展演的場地,公會堂(今中山堂)就是唯一的選擇了。1935年,日本統治臺灣邁入40週年,總督府為了向世界宣揚治理臺灣的成果,舉辦了「始政四十周年記…

C3.1931年.台灣建築會誌

城南,創藝

藝術的象徵與潛藏的符碼 南海學園與南門口一帶,遍布眾多的文教機構,尤其「藝術教育」的展覽與推家,更是這裡的特色。例如展示藝術作品與歷代國寶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展示臺灣當代工藝設計作品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

C4

時代轉身,讓藝術魅力重生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台灣迎向新世代,社會逐漸朝民主化的過程,如今在城南遍佈的藝術相關場館,也漸進邁向轉型經營的目標。例如:今「國立歷史博物館」原貌,是日治時代興建、用於展示殖民各地商貿物產和手工產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