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轉身,讓藝術魅力重生

張琬琳

南海學園的現代轉身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臺灣迎向新世代,社會逐漸朝民主化的過程,如今在城南遍佈的藝術相關場館,也漸進邁向轉型經營的目標。例如:今「國立歷史博物館」原貌,是日治時代興建、用於展示殖民各地商貿物產和手工產品和的「商品陳列館」,到了戰後,經過一番「建築外觀拉皮」工程後,成為紅牆綠瓦的中國宮殿式三層樓建築,並作為展示河南博物館「中原文物」為主題的「國立歷史博物館」;1950年代末期,臺灣成立的兩個現代派藝術畫會:倡議自由前衛、大膽創新,以中國傳統為本位,中西合璧為號召的「五月畫會」、以及以中國傳統藝術基礎,融合西方現代藝術精神的「東方畫會」,兩畫會亦不定期輪流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畫展;直到如今,博物館建築正待修建,未來將以展現書畫傳承的在地化和現代化作品、打造考古文明與世界文明的平臺,以及建構臺灣文化與藝術史觀,傳播美感,凝聚認同為目標。

另外一個指標性的轉型博物館,同樣是在南海學園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建築以仿北京天壇祈年殿式的中國復古風為樣貌,意涵著中國道統的政治賦權,最初做為「國立臺灣科學館」,是以科學教育為目標,建築內設有觀星天文臺。如今轉作以當代臺灣工藝設計為主的場館,肩負臺灣傳統工藝之現代化轉型研發,和技藝培訓、薪傳與展示的任務。從科學教育到當代工藝設計,工藝中心在轉型的過程中,加強與城南在地藝文的連結,「把圍牆拆掉」提供更多與社區共享的藝文廣場空間,期盼能創造新的時代意義。

除此之外,位於南門口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分館」,曾是日治時代殖民經濟產業生產重鎮的「鴉片工廠」及「樟腦工廠」,在1960年代廢廠之後,廠區土地幾度分撥不同單位與銀行信託管轄。同樣是臺灣民主化以來,建築經過保存與修復,如今開放為「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民眾認識臺灣產業史脈絡與古蹟修復工法的過程。

回顧城南眾多公署部門,儘管各機構在過去不同歷史時代裡,皆有其主要推動的政策和業務方向,然而隨著臺灣社會邁向開放與民主化的發展,各機構也漸進打開保守的官署大門和圍牆,隨社會脈動而逐漸轉型。

公署機構和公共館所的「時代轉身」,乃是歷史洪流推助之必然,我們尤其可以從城南人文地景的變遷,概覽臺灣公部門從戒嚴邁向解嚴、由內向外逐步「開門」的縮影。透過城南的一景一物,人們可回溯瞭解日治時代殖民政策的高壓治理,也可轉向見證戰後戒嚴時期「中華文化總動員」政治導向的文藝建設,以及1970年代朝向「本土化」的反思,和現今臺灣民主化之後的轉型與創新。

從臺灣教育會館到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現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建築場域,在歷史上被運用作為不同的施政功能:從日治時代作為殖民統治教育中心的「臺灣教育會館」,到戰後初期作為臺灣人法定民選代議機構「臺灣省參議會」的會議場所,在爆發二二八事件之後,民選參議會議員遭當局逮補與判刑,議會解散後,被改組由中央主導席位分派的「臺灣省臨時省議會」。1959 年「美國在臺新聞處」在臨時省議會遷走後次年遷入,此後二十年間,這裡成為臺海對峙時期,臺灣獲知歐美消息的重要管道,也成為推展臺灣現代文藝思潮的重要推手,直到中美斷交後,以「美國文化中心」之名,延續使用至1990年代末。如今在古蹟保存與修復後,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對外開放,在新時代裡轉型,成為臺灣近代重要歷史事件展示教育的場所。

1946年,臺灣省參議會第1屆大會紀念合影。(中央選舉委員會藏)

農復會與豐年雜誌

城南在當代臺灣藝術史發展的脈絡中,見證了多次轉型創新的過程。除了上述館所功能的轉型以外,從城南所在機構所發行的機關雜誌,也可概覽臺灣社會發展的歷程。例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前身「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發行的《豐年》雜誌,描繪臺灣農村生活與農村意象,在戰後初期以中華文化道統和中國藝術為主導的臺灣藝壇中,《豐年》卻反向刊登強烈農村色彩的作品,此現象尤其特殊,這也是作為文教主導場城南才獨有的藝術風景:在政治核心主控的場域,會因國家施政與局勢之所需,而有「漏網」之處,讓藝術能呼吸幾口自由的空氣。

楊英風為《豐年》雜誌設計的封面(tworz2006 攝)

《豐年》考量農村大眾的閱讀能力,同時也增加趣味吸引閱讀,因而刊載了各種形式的漫畫,也設置漫畫專欄。創辦雜誌的重要人物之一,即是同樣在城南的美國新聞處處長許伯樂(RobertB.Sheeks),因此雖是國家部門發行的雜誌,但因美新處的支持與資助,而有了相對自由的創作場域,當年《豐年》雜誌當時所聘任的美術編輯,即是就讀於臺灣師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楊英風,從繪圖到排版,舉凡漫畫、插圖、照片、封面繪製,都由楊英風肩挑大樑完成,而這段時期的藝術養成,深刻造就了楊英風往後精彩作品的人文底蘊與土地情懷,在國際上聞名享譽。

從牯嶺街舊書攤到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

近十數年來,在城南每年一度的文藝盛事,即是以「臺灣第一舊書街」為號召,舉辦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市集始於2000年,從社區出發,以「書香‧創意‧街道劇場‧藝術社區」為主軸,匯聚地方文史、藝文創作與空間設計人才,創造牯嶺街新舊風貌與活力。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是臺灣最早的創意市集,在非營利精神和推廣城南文化的號召下,每年不斷為在地注入新的文化創意,吸引無數志工、學生、藝術家、文學創作者共同投入,讓藝術創作不再只是在畫室和學院圍牆內,而是結合社區的特色,讓學生和年輕校友藝術家能有一處實驗藝術、創作發表的文化基地。

由於「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長期推動獨立出版,也對當代藝術、社區營造、城市節慶發揮影響力,而從牯嶺街市集所串聯的文化藝術人才,更應長足永續的資源與培育,方能深耕在地,永續薪傳推廣。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2000年由龍福里社區發起封街書市,2005年「南海藝廊」號召眾多文藝青年社群加入,促成臺灣最早的創意市集,社區深耕至今已二十年。但近年被中華文化總會挪用,舉辦短暫煙火式活動,令文化與社區人士甚感唏噓(吳欣穎攝)

然而近幾年來,讓在地居民與文化人士感到不解的是,鄰近在地、總統府所屬的「中華文化總會」,挪用封街市集形式,以「城南有意思」作為行銷,投入大筆經費委外舉辦公關活動。執行的公司是否確實瞭解社區與其長期努力累積的社造經驗、教育深耕成果和文史脈絡呢?抑或只是將之視為一次性的活動,以爭取媒體曝光為要務呢?若在地脈絡僅被扁平化為大量挪用網路資料、剪裁設計後成為政黨或政治行銷的公關宣傳活動,實在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

如今,當人們認真回望城南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與人文發展脈絡,檢視每一個時代所歷經的禁制與艱辛,以及在歷史機遇裡所迸發的靈光,和政治華麗轉身後所綻放的精彩。身處於民主自由社會中的我們,仍應認真凝視當代——一個權力交錯、慾念層疊的時代,共同思考藝術與文化的能量,如何結合社區,深耕在地,來推動地方創生?

執政者如何看待一地之文化,正決定了他們的高度,城南的未來會如何?且待人們共同檢視了。這個時代,城南又會如何轉身、是否持續能讓藝術魅力重生? 

C0

【專論】沿捷運萬大路南海線的人文盛景

回顧臺北城南的歷史,在清領、日治和國民政府統治,城南的文教區位規劃,實際是為歷史各朝的掌權者,要在臺北城市裡,設置一個象徵正典、示範教育的文教場域。因而執政者除了在此區,除了宣示以統治權力為尊的模範教…

C1.臺北市地名對照

地名密碼:從「城南街」到「南海路」

「南海路」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是「海」?和「南海學園」有關嗎?隨著南海路上捷運萬大線的開發,沿線許多與「南海」相關的名稱,成了令居民好奇探索的議題。

C2.趙守彥

南海・展劇

在日治時期1936年之後的臺北,要尋找一處可以進行近千人聚會或文藝展演的場地,公會堂(今中山堂)就是唯一的選擇了。1935年,日本統治臺灣邁入40週年,總督府為了向世界宣揚治理臺灣的成果,舉辦了「始政四十周年記…

C3.1931年.台灣建築會誌

城南,創藝

藝術的象徵與潛藏的符碼 南海學園與南門口一帶,遍布眾多的文教機構,尤其「藝術教育」的展覽與推家,更是這裡的特色。例如展示藝術作品與歷代國寶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展示臺灣當代工藝設計作品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

C4

時代轉身,讓藝術魅力重生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台灣迎向新世代,社會逐漸朝民主化的過程,如今在城南遍佈的藝術相關場館,也漸進邁向轉型經營的目標。例如:今「國立歷史博物館」原貌,是日治時代興建、用於展示殖民各地商貿物產和手工產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