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沿捷運萬大路南海線的人文盛景

張琬琳

回顧臺北城南的歷史,在清領、日治和國民政府統治下,城南的文教區位規劃,實際是為歷史各朝的掌權者,要在臺北城市裡,設置一個象徵正典、示範教育的文教場域。因而執政者除了在此區,除了宣示以統治權力為尊的模範教育樣本外,也透過文教菁英在此區的居住與任職,來鞏固政權及文化施教的效力。

清領時期,臺北城內的南方,即設置了文廟、武殿及書院,清廷藉由這樣的空間規劃,將臺灣社會導向清國內地化發展,建立一個以儒學為中心的文治社會。繼之日本殖民統治,總督府在拆除臺北城門之後,逐步擴大都市計畫的範圍,選定臺北城外的城南地區,做為現代化都市發展和國民教育指標示範的場域。因而日治時期的臺北城南,除了多為中、高級官職員宿舍外,亦有標榜現代化教育範式的「總督府公學校」、「第一中學校」(今建國中學)、「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國語學校」,還有以女子高等教育為示範的「臺北女子高等學院」(今國語實小校地前身),以及推廣日語教育的「臺灣教育會」(今國立二二八紀念館)。此外還有產業拓殖示範的單位,例如「臺灣公賣局」、「南門工廠」、「臺灣苗圃」、「林業試驗所」等,也同樣設址於城南。

1935年,日本統治臺灣邁入四十週年,總督府為了向世界宣揚統治臺灣的成果,於是舉辦一場大型國際博覽會,在這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中,公會堂(今中山堂)沿愛國西路(舊三線道)到小南門口之間,包含今「植物園」、「公賣局」、「南門園區」等地,成為博覽會的主要場地(第一會場),足見日本政府藉由城南示範性的空間規劃,向國際及臺灣百姓宣示統治者的強大權力。

二戰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治臺,在臺灣實施國語教育,並加強中華文化教育,積極推廣中國文藝,而城南的人口結構與人文氛圍,正適切當時國家發展的需求,因而在此先後設立「國語推行委員會」、「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中國文藝協會」、等社教單位,在城南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為首的各社教與文化單位,於是成為復興基地守護中華文化的重要組織。

日治時代城南作為「現代化教育示範」的眾多社教建設基礎,在民國之後,亦延續國家「典範教育」的模式,施行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師資人才的培育。另外「南海學園」的成立,以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國立教育資料館等社教機構,和「臺北教師會館」、「郵政博物館」、「臺北市立圖書總館」(今王貫英紀念圖書館)的設置,更加鞏固城南成為全臺教育核心區域的地位。

儘管城南在歷史以來,一直是統治者進行示範教育的核心場域,而生活在其間的居民,亦多是接受正統典範教育的菁英人士,但令人玩味的是,在權力最嚴密的地方,卻也是新思維最容易被啟發之處。例如牯嶺街的舊書攤,正滿足了知識分子對本島戒嚴以外世界的求知慾望,在這裡可以尋到左翼書籍,也可以尋見日本人留下來的舊跡遺墨,在亮著泛黃燈泡的舊書攤裡,知識分子正狂喜蒐閱著那些在典範教育體制下,被當局禁錮的書報文字。於是,新知舊學在城南舊書攤的古今交易之中,讓知識分子獲得了更開闊的閱讀視野。

除此之外,日治時期擔綱國民教育功能的「臺灣教育會館」,在1960年代由中華民國政府轉交給美國駐臺大使館租用,成為美國新聞處「林肯中心」進行對外教育展覽之用。「美新處」在城南的設立,讓處於戒嚴時期的臺灣知識分子,有了接受世界思潮和歐美文化藝術的管道,這促使往後數十年間,「美新處」不僅成為臺灣學生尋找留學資料、瞭解國際動態的知識窗口,更因經常展出歐美現代派藝術作品,也提供臺灣當代畫家設展空間,而使得城南成為培育臺灣本土知識分子邁向世界、學習歐美現代文藝思潮的啟蒙之地。

1990年代之後,隨著臺灣社會逐漸多元開放,城南象徵各時代教育及文化先鋒者的地位,持續在當代發揮重要的影響力,不斷引領臺灣文藝界的創作思潮與風格走向。數十年來,隨著「臺灣教育會館」(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中華文化復興總會」(今「中華文化總會」)、「南海學園」和「國語日報」的轉型經營,及「楊英風美術館」、「信誼親子館」的成立,和近年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的開放、牯嶺街小劇場的經營、以及公賣局南門園區(今國立二二八紀念館)的修復,促使城南更加綻放人文的風采。

從日治時期的「典範」都市規劃、到國民政府對於空間的「戒嚴」、再過渡到開放多元的「現代」思潮,乃至於現今重視城市內在提昇的「美學」價值。城南口在臺北都市規劃和人文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奠定了城南口鮮明的區域特色,對於未來都市更新的規劃,以及城市區域性格的定義,都發揮了重要的意義。

未來南門口沿著「南海路」的路段,將會有「捷運萬大線」通過,南門口勢必即將面臨再一波都市更新的急遽蛻變,而在地居民也在多次的共識會議中,經常呼籲市府在進行都更時,更應考量此區在都市空間中扮演統治/受治者之間的連續性治理意義,尤其在城市治理、社會教育功能、和地方公民意識受容之間,應有更完備之整體規劃。

「捷運萬大線」沿途所行經的史蹟和人文景點眾多,尤其「南海學園」一帶的博物館群,在歷史上被賦予了在統治/受治者之間,一個開放資源、教育民眾平臺的空間意義,因而在與民眾座談、和蒐集居民的意見過程中,許多市民對於此區的功能期待與規劃想像,尤其賦予了高度的關注。「南海學園」所在的「臺北城南口」一帶,從日治時期以來,在城市空間發展的進程中,即扮演了「統治權力」與「常民生活」之間接縫過渡的區位,由於空間區位的重要性,使得這座城市裡,每一歷史段代所遺留下來的人文記憶,都深深烙印在城南的房舍和巷弄之中,處處尋得臺北歷史的刻痕、也拾瑣得到眾多古今名人的足跡和生活故事。這些故事和生活足跡,讓許多城南生活過的人們,有的從殖民遺跡裡找尋到片斷的記憶,有些則在這裡重現了被戰亂流徙於海角的中華文化根源,更有些文藝家,是在城南接觸了歐美的前衛思潮,繞過大半個地球留學之後,再從西方的前衛裡,找到平衡東西方藝術的靈感,又回到臺灣這片土地上。

除了提升公共議題在城南實踐的能動性之外,未來期盼能將沿捷運萬大線的眾多文化資產、文化群落和文化館舍加以記憶與保留。本計畫由國語實小來推動,以盤點沿萬大線及及南門口一帶之文化資產與歷史記憶,除了上述從日治時期至戰後的各館舍單位外,南門口還有「信誼文教基金會」、「楊英風美術館」、「郵政博物館」、「牯嶺街小劇場」、「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等於戰後先後設立之館舍及轉型營運組織,未來此區將結合捷運萬大線的工程,持續透過都市整體規劃,將此區公共空間加以妥善運用,在促成公共空間解嚴、以及強化接鏈居民生活空間之後,預期城南口對於城市整體素質之提昇,無論在文化、歷史或城市意象的價值提昇上,皆具有指標性的永續意義。

未來城南在公共閒置空間的規劃及再利用上,應考量城市發展的文化脈絡和歷史紋理,並朝「生活美學意象」的整體規劃來進行,建議應多與城南各文化館處、藝術社群與社區居民互動聯繫,並建構文化藝術資源分享平臺,暢通政府單位、文化館舍與居民之間的聯繫管道,讓區內各項資訊能有統一、公開且易於取得的方式,透過共享的方式,加強城南的曝光度及能動性,進而帶動整體城市文化的提升。

以兩處沿萬大線上,在歷史和藝文上具有特色意義的「國語實小」、以及在教師會館附近的「臺北教育大學校長宿舍」為例,沿萬大線可串連許多具有教育特色、以及在地藝文推廣意義的地景,可供在地學校文化深耕與大眾文教推廣深化之應用。而沿此萬大線沿線的各處古蹟與人文地景,亦能見證臺灣不同歷史時代的風景和對當代文藝發展的重要意義。

從教育面來闡述,萬大線於植物園出口處外,第一處具有詮釋當代教育意義的地點,即是國語實小現址校地。此校在日治時代為「臺北女子高等學院」,設立於1931年,是日治時期殖民地臺灣唯一的女子高等教育機構。女子高等從教育面來闡述,萬大線於植物園出口處外,第一處具有詮釋當代教育意學院的設置,是為當時臺灣女性教育而爭取,在此之前臺灣的女子受教,最高只能擁有中學教育。1920年代後半的臺灣,女學校畢業生的持續增加,島內缺乏升學管道,以在臺日本人為主體,開始積極向總督府爭取設置提供高專教育的女子專門學校。

私立臺北女子高等學院

當時日本帝國的學制,在高等教育體制下,「專門學校」是制度上提供女性升學的唯一管道,起初由於殖民地當局、臺日家長與學生們,對女子專門學校各抱持不同的立場,且總督府對開設公立女專所需負擔的龐大教育預算,採遲疑的態度。

女子高等學院的倡議,一直到1930年由民間發起設校請願運動,而備受關注,總督府為安撫在臺日本人的強烈需求,最後採取「私立官營」的方式,由總督府外圍組織、同樣今位在捷運萬大線(南海路上)的「臺灣教育會」(今為國立二二八紀念館)出面經營,減低官方負擔,又可直接管轄,最後成功設置。

在日治時期,「臺北女子高等學院」又被暱稱為「新娘學校」,原因是從這學校畢業的學生,無論是智識、體能、國際視野、生活技藝、美學、藝術和科學能力,都具有相當的程度,可擔當成為帝國體制培育菁英人才背後的「賢妻良母」。該校的必修科目,有普通科的「修身」、「體操」、「教育」、「國語」、「歷史」、「公民」、「外國事情」;以及實科的「裁縫手藝」、「家事」等。

學校另提供選修,可在普通科的「心理」、「哲學」、「心理衛生」、「英語」、「美學」及「美術史」、「自然科學」、「社會學」之中任選一科以上;實科的「音樂」、「繪畫」、「插花」、「茶道」、「園藝」中任選兩科以上。

「臺北女子高等學院」的授課,偏重家政學,兩年必修86時數中,手藝與家事高占40多小時,與知識教養學科不相上下,並特別重視家事之科學化、專門化與效率化。而在家政專業和知識的教育之外,由於當時臺北女子高等學院的師資,多為帝大(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教授所兼任,重視理論和思考,因此臺北女子高等學院的教育特色,更具備了自由校風與獨立思考的訓練,例如積極培養學生閱讀報紙政治、經濟版面的能力,和分析電影教材等。1940年以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由於戰爭時局逐漸緊迫,許多原本前往日本內地求學的富家女子,因中斷學業而返臺就讀,一度曾為「臺北女子高等學院」帶來招生景氣,但隨著戰爭局勢日益膠著,許多教員紛紛被徵召上戰場,無法維持正常教學,加上空襲頻頻,因而於1944年正式終止營運。戰後該處校舍和校地,轉為「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所用。

從一校之成立興起、以及日治時代至今之歷史演變脈絡,可詮釋城南近百年數個世代的教育體制和思維,無論從性別、文化、歷史、空間等面向,或是從社會學、教育學、教育政策等面向來觀察,這些重要地景的保存與脈絡化詮釋,都是使在地人文更加活化、使臺灣文化與歷史更具體呈現,能轉化為當代所應用思辯的重要場景。

另一個例子,則可從近年國家倡議「地方創生」的面向來深思。同樣是位於捷運萬大線上、座落於城南段東側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宿舍」,此處現為荒廢閒置的空間,因主管單位長年棄置未加以善用,而廢置傾頹,老樹蔓草叢生。

回首此地數年前,曾是南門口居民與學院青年,共同攜手推動在地公共藝術與凝聚公共議題的重要據點。從2004年到2017年間,它一直被公認,是當今大學封閉體制下,能夠突破學術高牆,結合社區特色,推動文藝公共議題的成功範例。

2004年,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慷慨釋出校長官邸,經教育部核准成立「南海藝廊」,閒置空間搖身一變,成為新銳的藝術替代空間。空間除了提供國北教大學生實習,經營館所、規劃活動、執行專案外,更開辦全臺第一個的創意市集。團隊在牯嶺街與社區合作至今,為城南注入文化與藝術創新的活力,也成為創意策展、青年藝術者創作和社區參與的文化創新催生基地。  

「南海藝廊」在南門口深耕十數載,具有指標性意義,曾在城南開啟一片文藝盛景。(吳欣穎攝)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曾經在南門口的深耕與著力,不僅為臺北城南保留一處非營利的藝術空間,也孕育了無數學生和年輕創作者,許多學生在這裡辦了第一次辦畫展、第一次戲劇創作發表、第一次搖滾音樂會,第一次詩文聲畫跨域創作……它持續十數年協助社區策劃「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每年有超過120個展演攤位及獨立出版社攤位響應。在非營利精神和人文理念的號召下,每年不斷為在地注入新的文化創意,因此總是能辦得有聲有色,堪稱是臺北城南歷年持續最久、影響最廣、最具有在地人文特色的文化節慶。

可惜好景不長,2017 年校方改變政策,將此基地關上大門,讓閒置宿舍再度成為廢墟,走回舊時代學院高牆內的宿舍財產保管模式,讓大院深鎖閒置,也終止了該校「南海藝廊」為藝文界人士與城南居民所樂道、藝文創新迸發的年代。

從教育改革到大學教育轉型,從文化深耕到地方創生,過去「南海藝廊」曾為社區、也為這座城市,做了許多大學該做、政府該做,但卻都沒做到的事。近年大學不斷倡議創新轉型,大學更應把握自身已成功創新轉型的實例,再加以發揮更積極的社會效益,而不是頻頻只走回頭路。未來捷運萬大線的開通,南門口將會有更多類似於「南海藝廊」的閒置公共空間被各方所關注,但盼有更多在地文化公民的覺醒,凝聚強大的願景共識,使此區每一個原本即屬於公共資源的閒置空間,能被公共所善用,讓國家和體制的高牆,能愈砌愈矮,成為全民得以共同實踐在地認同、延續在地文化精神的共識願景空間。

城南發展至今逾百年來,歷經清代、日治、戰後民國至今,所保存的豐富文化層裡與多元的歷史脈絡,以及精彩的人文活動樣貌,幾乎是臺灣近代百年人文藝術實踐的實景縮影。也由於不同重層時代的累積,使得城南舊屋與違建並存、老厝與新建豪宅並置的現象,都市更新加速了城市面貌的改造,也提醒了居住在城市裡的居民,必須認真正視自身所居處的環境,如何在市貌急遽變遷的步伐中,讓生活周遭環境更舒適美好、共享公共綠地與文化資源,並避免受到開發集團等既得利益利益的操弄與剝削,成了城南居民所亟欲面對的議題。

因應都市更新的規劃,城南的老舊宿舍群,未來將持續面臨隨都更而來的各種權力和利益競逐角力。如何兼顧都市更新發展、重視歷史和文化的價值,並以公平正義、公開透明的方式,讓都更的推行,能獲得各界的理解與認同,確實將考驗執政者的智慧與能力。而當此之時,讓公民意識的凝聚與實踐、以及讓居民凝聚最大共識,來決定他們所期待的生活環境,將會是未來推動都市更新之際,所應聚焦關注的方向。

參考資料

張琬琳,〈用城南故事,為臺北寫下一世紀的文藝風華〉,收入《新活水》No.63,2015.12,頁6~9。

洪郁如,〈學歷.女性.殖民地:從臺北女子高等學院論日治時期女子高等教育問題,收錄於許佩賢編,《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臺灣史論叢·教育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年。

C0

【專論】沿捷運萬大路南海線的人文盛景

回顧臺北城南的歷史,在清領、日治和國民政府統治,城南的文教區位規劃,實際是為歷史各朝的掌權者,要在臺北城市裡,設置一個象徵正典、示範教育的文教場域。因而執政者除了在此區,除了宣示以統治權力為尊的模範教…

C1.臺北市地名對照

地名密碼:從「城南街」到「南海路」

「南海路」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是「海」?和「南海學園」有關嗎?隨著南海路上捷運萬大線的開發,沿線許多與「南海」相關的名稱,成了令居民好奇探索的議題。

C2.趙守彥

南海・展劇

在日治時期1936年之後的臺北,要尋找一處可以進行近千人聚會或文藝展演的場地,公會堂(今中山堂)就是唯一的選擇了。1935年,日本統治臺灣邁入40週年,總督府為了向世界宣揚治理臺灣的成果,舉辦了「始政四十周年記…

C3.1931年.台灣建築會誌

城南,創藝

藝術的象徵與潛藏的符碼 南海學園與南門口一帶,遍布眾多的文教機構,尤其「藝術教育」的展覽與推家,更是這裡的特色。例如展示藝術作品與歷代國寶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展示臺灣當代工藝設計作品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

C4

時代轉身,讓藝術魅力重生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台灣迎向新世代,社會逐漸朝民主化的過程,如今在城南遍佈的藝術相關場館,也漸進邁向轉型經營的目標。例如:今「國立歷史博物館」原貌,是日治時代興建、用於展示殖民各地商貿物產和手工產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