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跡、消失與現身:植物園內的建物們

路那

南海學園歷史博物館 by Richy!

在栽植苗木之外,植物園寬廣的園區,讓它成了各式公共建築舉辦活動的不二地點。自成立以來,此地便曾容納過醫院、動物園、古蹟、博覽會會場、神社、博物館群,甚至是廣播電臺。這樣多元的面貌,使得植物園在孕育植物之外,似乎也成了孕育城市新功能的「實驗場所」。

在苗圃中孕育的動物園

位於台北苗圃內的動物園,1914年(臺大圖書館典藏)

現今位於木柵的臺北動物園,過往曾有著位於圓山的「圓山動物園時期」一事,許多老臺北人都還印象猶新。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圓山動物園時期」之前,動物園曾有過「台北苗圃時期」。

臺灣動物園的濫觴,可追溯到1910年代殖產局博物館收容的臺東黑熊、綠島蝙蝠、南投猴子與山羊等動物。而日本人對於「動物園」的概念,則源自1866年福澤諭吉在《西洋事情》中的介紹。1882年,位於東京的上野動物園成立,即是日本首座動物園。

1910年代,總督府殖產局在博物館內養了臺東黑熊、綠島蝙蝠、南投猴子與山羊等動物。成立兼具研究、觀賞與教育功能的臺北動物園的呼聲,也逐漸興起。1913年,臺北動物園在台北苗圃中設立。園內的動物有殖產局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臺東黑熊、綠島蝙蝠、南投猴子與山羊、日本猿、臺灣獼猴、白鼻心、木鼠、蘭嶼雞、火雞、鴉、小鹿、臺灣雞、鷹、鳶、兔子等,另外甚至還有丹頂鶴和羊駝等國外的珍稀動物。

為了安置這些動物,殖產局博物館在苗圃裡設了數個大鳥籠和獸籠。這個鳥籠還號稱「東洋第一放禽場」。儘管因為空間問題,苗圃裡的動物園只持續了三年,到了1915年,便陸續遷至圓山。但這裡的動物,卻成了日治時期號稱日本國內「五大動物園」之一的圓山動物園班底──其他四座動物園,分別是上野、京都、大阪天王寺與韓國首爾的李王職動物園(今昌慶宮與首爾大公園)。台北苗圃,不僅培育了許多植物,也曾協助孕育了今日的動物園。

清國與總督府的交錯:欽差行臺

現存欽差行臺儀門(Outlookxp 攝)

在植物園裡,最引人矚目的建築,大約便是這座有著濃厚清國風情的欽差行臺了吧。這座落成於1894年的建築,是布政使司衙門的附屬建築,供行政首長與隨行官員出差時暫住。布政使的權力極大,下轄十三個局,主理民政賦稅,與主管司法的臺灣道兼按察使,為福建臺灣巡撫下的兩大長官。以今日的行政系統來比喻,那麼布政使類似行政院,按察使則類似司法加上監察院。由此亦可窺知布政使司衙門的地位了。

可惜建成後不久,甲午戰爭便告爆發,最後導致清國割讓臺灣。不願被異族統治的臺灣人,便共推臺灣巡撫唐景崧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以巡撫衙門為總統府、欽差行臺為主理戰爭事物的「籌防局」。然而,臺灣民主國不過八天,便因唐景崧潛逃而告終。進駐臺北的日本軍發現巡撫衙門已被燒毀,便將總督府設在布政使司衙門與欽差行臺內了。

1912年,「總督府新廳舍」動工,六年之後才告完工的這棟建築,正是使用至今日的總統府。總督府搬離後,高等商業學校(後來臺大管理學院的前身)、農林專門學校(今中興大學前身)、臨時國勢調查部、臺北盲啞學校(今臺北市立啟聰學校前身)與南警察署等單位陸續遷入又遷出布政使司衙門建築群。

1920到1930年間,布政使司衙門建築群又曾數度成為展覽場地,如始政三十周年博覽會與第四、五屆臺美展等。此時,布政使司衙門建築群已陷入了是否該拆毀以完成都市計畫,抑或該修正都市計畫以保留史蹟的爭論中。隨後,延宕許久的臺北公會堂興建計畫持續被提起,則逼迫著相關者做出決定。由於布政使司衙門建築群極為龐大,不太可能全數移轉。因此最終決定將欽差行臺的中央建物(頭門、儀門、中大堂)遷至植物園的草坪區、行臺花園遷至小河北段西岸、東翼遷至溫室。其餘分別移至善導寺與動物園──附帶一提,當時承包移轉工程的,即是日後創立大同集團的林堤灶。

欽差行臺移至植物園後,一開始是作為展覽會場使用。隨後不久,此地改稱「修古館」,成了熱帶標本陳列室。戰後,先是難民佔據為生活空間,後來被當成林業試驗所的員工宿舍──現今旁邊有一棟黃色的附屬建築物,便是過去員工宿舍的澡堂。

有意思的是,在戰後古蹟保護運動中,欽差行臺被認為先後被認為是巡撫衙門與布政使司衙門。於是在1985年內政部發出的古蹟公告上,便是寫著「布政使司衙門」──現在回過頭看這一段被視為中國正統王朝的清帝國建物,在缺乏歷史脈絡下屢被錯認的歷史,實在令人感慨。

南海學園:歷史博物館

共進會第二會場迎賓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戰後成立的南海學園中,歷史博物館是最早興建的一座。1916年以「迎賓館」之名建成的史博館,在隔年改為「臺灣總督府商品陳列館」當時主要是商展場地,展售臺灣、南洋、華南與日本的各式商品,也常舉辦商展與商業講座,類似今日的世貿。戰後不久,一度挪用為臺灣郵電總局員工宿舍。1956年,後來改名為史博館的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在此開業,展示由河南博物館遷臺的重要文物,與日本歸還的古物。河南博物館係在1927年,在馮玉祥主張下以當地挖掘到的古墓為基礎藏品開展的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今貌(John Hill 攝)

1961年開始,在「再中國化」的思想指導下,史博館展開了一連串的修建計畫。此一計畫在1975年達到高峰,由林柏年以紫禁城為靈感,重新建造展覽大廳與外部設計,完成了「中華文化復興」概念下的「正統」工程。作為國民政府遷臺後所成立的第一所博物館,史博館最終選擇以南海路中央為入口,捨棄日治時期由建功神社參道旁進入的作法,以取正統中式建築的樣貌。遺憾的是,這樣的做法,使得如今的荷花池映襯著高聳的紅牆,呈現一個既非完全獨立、亦並不融入的姿態。目前正在重新修整中的史博館,將針對此一狀態加以改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看到一個更加和諧的景觀。

從上面的歷史看來,可以明確地知道,植物園其實並非大眾心目中的都市公園,而是有著多重面貌的複合式場所。透過與周邊機構的交流,此地曾經出現動物園、體育活動、展覽集會、宗教儀式……。除了植物外,植物園也曾容納了多采多姿的活動。

參考資料

楊仁江,《臺灣布政使司衙門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台北:台北市政府,1991年。

李瑞宗,《台北植物園與欽差行臺的新透視》,台北:南天書局,2007年。

莊永明,〈拆遷總督府舊廳舍〉,「莊永明書坊」,http://jaungyoungming-club.blogspot.com/2015/10/blog-post.html,2015.10.3發表,2021.5.27搜尋。

林試所,〈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推廣摺頁第129號。

植物学者 早田文藏 記念碑
Bunzo Hayata, who is a Japanese botanist, Memorial

【專論】植物之外:台北植物園

說到台北植物園,許多人腦海中跳出的第一印象,便是那一汪夏日時盛開的荷花了吧。植物園的荷花池,是今日臺北市頗為人所稱道的景點。然而這塊土地的歷史,實際上比我們所記得的還要淵遠流長──鄰近此地的三元街與西藏路,至清領時期尚是新店溪的支流。在水源無虞的狀況下,植物園一帶從史前開始,便是人群居住的地方。

02

植物園的奠基、擴張與縮減

台北植物園,前身係以栽培苗木為主的「台北苗圃」。台北苗圃的設置,出於殖民者對空間環境的美化需求,以及對林業開發的經濟需求等。1895年底,當日軍尚未平定全島時,總督府卻已在小南門外的官有地籌設苗圃。從中,不難看出日…

03.taipics.com

秘密植物,與植物園的秘密

台北苗圃/植物園(以下不分年代,皆稱植物園)建成後,在本土樹種的研究之外,影響最大的,便是熱帶植物的引進與栽培了。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領台後,在台北苗圃與恆春熱帶殖育場培養了各式各樣的椰子樹──大王椰子、亞…

04.南海學園歷史博物館.Richy!

遺跡、消失與現身:植物園內的建物們

在栽植苗木之外,植物園寬廣的園區,讓它成了各式公共建築舉辦活動的不二地點。自成立以來,此地便曾容納過醫院、動物園、古蹟、博覽會會場、神社、博物館群,甚至是廣播電台。這樣多元的面貌,使得植物園在孕育植物之外,似乎…

05

植物園內:空間與人

在植物園中漫步,會發現園區內除了以植物學的系統來區分的多肉植物區、蕨類植物區外,也有著以生態系統區分的水生植物區,更有一些有趣的主題區,如民族植物區、植物名人園等。這麼多不同的規劃與分類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呢?